她在看自己,陆大古能感知到。
“有一点。”
女孩飞快地说着,拿起竹简。
“难免的事。”
他随手擦了擦脸,并不在意,拿过一张树皮描绘某样器具的设计图,坐姿端正,神情专注而肃穆,时间在他身边慢下来,好像他和他手中的竹简一起,成为博物馆里跨越悠长岁月的文物,缓缓沉寂,幽邃厚重。
类似的日子一直持续到《工书》与《农书》书成,共计24万字,并有大量图例、详解,以供后人参考。
“哗啦啦啦———”
陆大古一手拿着竹简,一手伸出屋檐,默默地看着雨滴落在手心———下雨了。
一场春雨昭示春日的到来。
惯例性地祭祀,引领国人开启春耕后,大古坐回树下的巨石,这次,他的书写远不及两部工具书顺利。
人们需要一个思想指导。
即使在这个时代,不能做开民智的事,也应该利用文字给文明的根基以浇灌......但我应该写些什么呢?
他陷入了长考。
“王,您在写些什么呢?”
“苍,林,农,你们来了。”他看到几个少年在巨石边投来好奇的视线,“我在写我的思想.....你们也上来罢。”
这几个半大孩子,都是作为将来的贵族阶级,在同一间教室里培养的学生,经过两年的学习,他们基本上都成为了朋友,闲暇时会在一块儿玩耍。
几个少年飞快爬上来,脑袋在大古背后挤在一起。
却见竹简上空无一字。
“为什么同样是人,我能够观察到、理解到许多事情,想到解决困难的方法,你们却不行,我想是因为思考的方法不同的原因,我预备要把我的思想写下来,留给你们使用。”他的目光望向远处的夏国国都,“这样,以后我死去,对于你们,和以后的人,我也放心了。”
“王,您一定会长命的。”
名为林的黑瘦小子怯弱地缩了缩脖颈:
“您这样强大、聪明,受到太一神和后土神眷顾的人,一定能长久地活下去。”
“.....咳呵,哈哈哈哈————”
陆大古笑了起来,伸手摸了摸这孩子的头:
“傻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