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筝刚算完一个村子的总产量,见他感兴趣,心中有了个想法。
余正青见多识广,若是这种计算方式他能接受,也觉得好用的话,那是不是说明,阿拉伯数字计算法,能广为推行以用之?
但推行用之,不代表要推翻整个大周的计数方式与算数方式,她从不小看古人的智慧,也不会去质疑一个合格账房先生的手速。
沈筝见过许主簿拨弄键盘,在一声声碰撞声中,算珠几乎被他拨出了残影,不比沈筝心算或是打草稿慢。
所以没有电子计算器的阿拉伯数字,可以说是少了一半的灵魂,从某些角度来看,它干不过算盘的。
但凡事无绝对,算盘与阿拉伯数字,不是一定要站在敌对面的——二者可以相辅相成。
阿拉伯数字用作计数和简单的加减乘除,算盘用作大批量的加减。
在世人学会阿拉伯数字的情况下,不论账房先生每日记账,还是家宅盘账,都能提高效率。
毕竟‘壹’字有十二画,“1”只有一画。
沈筝的心思也活络了起来,端了根小板凳给余正青,两人排排坐下。
之前说过,余正青是一位好老师,而今日的他,也是一位好学生。
他老老实实地看着沈筝表情变化,又老老实实地看着她端小板凳,再老老实实坐在她身旁。
沈筝捋袖执笔,在二人面前的草纸上画了一连串“蚯蚓”——阿拉伯数字从“0”到“9”。
余正青定定看着她手中的笔尖,在脑中默默牢记每一个“蚯蚓”的曲折走向。
沈筝手指第一个数字道:“这是零。”
她在“0”的旁边,执笔写下一个“零”。
然后便是第二个数字:“这是壹。”
她又在“1”的旁边,写下一个“壹”。
余正青双眸骤然亮起,他可以确定的是,沈筝画下来的这些“蚯蚓”,一定是有规律的,且规律完善,与他们书写的字迹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