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科普——古代攻城仗怎么攻

【旅游中,还在每天码字更新的瓜,是一颗多么勤奋的瓜啊。

但素,意外发生了。手机丢了,为了要更新,人家开价五百大洋。在十点多瓜才把一台连三百块大洋都不值的手机拿回来了。越想越生气。写出来的乱七八糟。先来一章有点乱的科普文补上更新。 不用看。我半夜重新发正文。】

古代战争中,主要分为野战、城战、水战、海战等。

今天瓜讲的是城战。

城战的分类就两种,攻城战,守城战。

通常攻城的难度远远高于守城的难度。

所以这里特意讲一讲攻城战跟守城战。

攻城战,以攻城的方式的来分,有偷袭,有突袭,有正面硬攻等等。

瓜今儿个只讲攻城战中最正规的那一款硬攻。

也可以说是堂堂正正的正面的进攻。

第一,攻城先围城。

围城,顾名思义,指切断被攻击的城市与外界的联系。也就是断粮断兵断联系的意思。

古代的城池,通常都有又高又厚的城墙,比较重要的城市,城墙的厚度甚至比高度还大。

比如西安的明代城墙,洪武二年开始修建,是国内唯一保存完整、规模最大的城墙。最大特征就是厚度大于高度。

高12米,底座厚度达15~18米。

周长近13千米,东西长3.4千米,南北宽2.6千米,分东、西、南、北四方,有4座角台,78座敌台,以及5000多个垛口。

这一圈又高又厚的城墙把城池保护了起来。没有轻功或者遁地术,所有人都得老老实实的走城门进城,军队更是如此。

所以攻城主要也就发生在各个城门口。

围城也同样是主要围城门口。

围城的方式除了用人,还有用器械,跟大型基建。

攻方的队伍还会用主攻、佯攻、掩护、侧翼、蹬城、外围、后勤等部队左右纵深排列。

然后是叫阵、劝降等一系列政治攻势。

比如在城墙外围挖出一圈大大的壕沟,把整个城市都围起来,然后再在壕沟两侧放上拒马、勾刺等物,防止城内的人翻越。

有条件的土豪干脆就在围城的壕沟之外再修一堵墙,直接把整个城市再围上一圈。

通常情况都是“围三阙一”,给守方留有一条说不上是退路的退路。

城外守方布置的蒺藜、鹿角、陷马坑攻方也要进行清理,为了顺利跨过壕沟或护城河,也可能用到壕桥。

围城后的第二步,是在城外现场构筑起了望的高台。

(这也是为什么攻城需要征召大量民夫跟携带大量辎重的原因。没有材料,没有人,就没有制高点。)

在某些特殊地形下,也可以登上附近相对比较高的地势。

利用制高点,对城池内的人员调动,兵力多寡,守城器械的安排进行全方位二十四小时的观察。

总之就是所有情况都要全面搜集,再汇总到大营里由专业的人员进行分析解读。

通过分析,攻城方会将城池之外的隐藏的防御据点逐一拔掉,进一步压缩守城方的空间。

再接着是填平护城河。

这个需要安排大量的民夫躲在盾牌后面,或者是在各种填壕车的掩护之下逼近护城河,用在边上现挖回来的沙土将护城河填平至普通不会水的士兵都可以过河的状态。

除此之外,攻城方还会在外城墙向城池挖地道。

一般地道并不能挖进城池内部,而是挖到城墙的基座底部,这可以造成薄弱位置城墙的塌陷。

前面的这些准备工作全部做完,

才是试探性的推进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