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鸿义三人跟着行人一起走过西门外的吊桥,来到城门洞前,只见城楼雄伟壮丽,城门洞上方的石刻上有三个楷体大字:凤仪门。
城门洞外侧有县衙壮班的衙役带着服役的民壮负责看守,不过对普通路人他们并不阻拦,也不会收什么过路钱,只有形迹可疑的人和车马才会被阻拦检查。
赵鸿义走过的时候还不经意地瞟了一眼城门洞前的衙役和民壮,虽然衙役们都配有铁尺等武器,民壮也人手一根木棍,但看上去一个个懒洋洋无精打采的样子,体格也并不强壮。
“这战斗力怎么看也不到五啊!”赵鸿义心中暗暗吐槽,可能是因为天下承平日久,这里又是江南富庶之地,社会治安良好,这些人从来没经历过什么大的社会动荡和群体事件吧。
不过穿过城门洞之后赵鸿义才发现,城门内侧居然有十来个军士守卫,这些军士不但配有长枪,背后还背着一支黑黝黝的火枪。
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外松内紧,外面的战五渣(衙役和民壮)是顶在前面的炮灰,里面的正规军才是主力。
几人沿着西门大街走进城中,这条街是沟通县城东西方向最主要的街道,沿着这条路可以直通大东门,所以道路比较宽敞,此时人流量不算大,所以道路并不显得拥挤。
街的左边是一排高高低低的门面房,一眼望去竟望不到头,开着各种店铺、茶舍、酒楼等等,这些门面房也不甚高大,大多都是平房,两层楼不是很多。
而街的右边并行着一条河道,这条河道是从西水关进城的,河上船来船往,颇为繁忙,不过大多是一些小船,看样子似乎是从附近乡下摇过来的,河道上每隔一段就有一座石桥,桥与桥之间的河岸全是条石砌成的堤坝或河埠头,颇有一些水乡古镇的感觉。
刚才三人在路上已经商量好了,先去卖布,再到一品居酒楼商谈,然后再去书坊街买文具,此时便先去布行所在的彩衣街。
沿着街走了一里路,来到一个路口,左手边是一条大路通向北门。这里应该是县城的中心地带了,人流量明显大了许多,二层小楼多了不少,甚至还有三层的,楼下都开着门市营业,各种各样的店铺林立,看得赵鸿义眼花缭乱目不暇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