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先两不相帮。
公孙瓒与袁术关系日近。
公孙度自立为辽东侯、平州牧,隐隐有脱离之意。
而真正的幽州牧刘虞,则与袁绍保持沟通联系。
一个幽州便反映了如今大汉现状。
有人站队朝廷。
有人站队袁绍。
有人站队袁术。
有人拥兵自重。
还有人首尾两端。
比如兖州刺史刘岱。
他与袁绍和亲。
袁绍投桃报李。
令妻子迁居刘岱住所。
然后又联合刘表。
而袁术与公孙瓒连线。
这兖州刘岱便是绕不过去的坎。
于是公孙瓒也向刘岱提亲。
为表诚意,公孙瓒还让从事范方率领数千骑兵相助刘岱。
刘岱算盘很精。
袁氏兄弟,两不得罪。
既与袁绍和亲。
又与和袁术交好的公孙瓒和亲。
同时既接纳袁绍屯驻酸枣。
又接纳公孙瓒从事范方骑兵入兖。
这一手平衡之策十分熟练。
就连当年大将军何进府中的陈琳。
也选择了投奔袁绍。
这表明了儒学子弟,士大夫的倾向。
他们大都选择袁绍。
这让袁术十分生气。
他发怒说:
“这些竖子不选择跟随我,反而要跟随我家的奴仆吗?”
然后又写信给公孙瓒。
说袁绍不是袁氏所生。
袁绍知道后大怒。
乱世人不如太平犬。
比如议郎郑泰。
就是那个敢和董卓讲关东不行,相国行。
家里很有钱,西迁时资助不少人的那位。
他与黄门侍郎荀攸、董卓府中长史何颙等人商议:
“这董卓逆贼,不守信义,比夏桀、商纣还残暴。”
“如今天下人都怨恨他,虽然他拥有强盛的兵力,但实际上不过是一介匹夫。”
“我们干脆杀了他,然后通告黔首庶民,占据崤山、函谷关,辅佐幼主。”
“向天下发号施令,效仿昔日齐桓公、晋文公的作法。”
不得不说,他们想得很美好。
但董卓却不该命丧他们之手。
事情泄露了。
何颙、荀攸等被捕,关在狱中。
何颙忧虑恐惧,自杀身亡。
而荀攸饮食正常,言谈自若。
而郑泰侥幸逃脱。
独自从武关南下。
投奔袁术。
袁术上表他为扬州刺史。
可惜没能上任。
便死在半道了。
享年四十一岁。
河东裴氏,也有子弟流落异乡。
前度辽将军裴晔的孙子。
尚书裴茂的次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裴俊,表字奉先。
当时裴俊的姊夫入蜀为长史。
十几岁的裴俊去送他。
结果西迁大乱。
无法回家。
但其实这也是裴氏的策略。
当年董先阻击和连时。
时任度辽将军裴晔并未反对。
但若因此把河东裴氏都押在董先身上。
那未免不智。
所以裴晔与裴茂商议。
让次子裴俊入蜀。
毕竟董先参与关东讨伐董卓。
万一失败。
河东裴氏恐怕也会受牵连。
要不然你以为怎么会让一个十几岁的半大孩子去送姐夫入蜀。
要知道蜀道难呀!
这些都是提前分散宗族人口,为宗族保存一丝血脉的策略呀。
同样离开家乡的还有刘放。
刘放,表字子弃,涿郡人。
是汉代广阳顺王的儿子西乡侯的后代。
曾任涿郡主簿,也被举荐孝廉。
但公孙瓒与刘虞矛盾加深。
他也不得不想法自保。
于是刘放投靠当时渔阳王松。
这王松便是董先的合股伙伴。
双方一起买卖马驴大赚一笔。
光和四年曾到灵丘答谢董先。
后来在董先建立泉州港口码头和维持巨马水物流运输上又给予巨大帮助。
当然了,渔阳王氏也搭上董先这趟顺风车。
赚得盆满钵满。
王松也算得上眼光独到的地方豪右。
五月,伯劳鸟开始在枝头出现。
辽西乌桓大人丘力居寿终正寝。
丘力居儿子楼班年幼,由从子蹋顿暂时代理大人一职。
但这需要乌桓各部落的认可。
于是乌桓代郡那楼、修武卢、普富卢,上谷乌桓难楼、无臣氐受邀出席葬礼。
他们离开前,董先让代郡郡守孟光和上谷郡守郭蕴传话。
让他们建议暂任辽西乌桓大人的蹋顿。
丘力居的葬礼不仅要知会各乌桓部落,各郡县守令长,还要知会董氏在幽州的代表。
蹋顿为了不横生枝节,于是照办。
得到通知的幽州军管师师长田豫立刻通知沮授。
这时扶余的猫冬生活刚刚结束。
沮授便开始催促黄龙整军备战。
他将借丘力居葬礼,控制所有重要人士。
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
全面接管玄菟、辽东、辽西和辽东属国四郡。
这次沮授身为东北战役总指挥。
将亲率燧发枪亲卫连。
参加丘力居葬礼,深入辽西虎穴。
黄龙、韩珩坐镇扶余,负责后勤保障。
莫寅、杨沛、梁辰为中转物流运输。
黄忠、周泰、凌操、叶雄为主力。
每人率领一个旅。
黄忠控制辽东,凌操控制玄莬,周泰控制辽东属国,叶雄随沮授一起,控制辽西。
他们将与幽州军管师配合。
在沮授行动后,立刻率军进驻各郡县城。
并由幽州军管师接管守备。
同时这次还有田韶等被公孙度迫害的辽东地方豪右带路。
协助先锋军和军管师。
他们将劝说各地,不要抵抗,服从征北将军董先的领导。
能和平交接,不流血冲突。
相信这对乡里人也是最好的安排。
东北酝酿战事。
冀州也不例外。
袁绍正在执行逢纪的建议。
他在董卓退守长安后,便率军屯驻大河之南。
另外,他还以渤海郡为代价。
让公孙瓒出兵。
同样以结盟的方式诱使韩馥麾下部将曲义叛变。
曲义,凉州西平人。
早年在凉州生活,精通羌人骑兵战法。
也知道如何应对骑兵。
因而被袁绍看中并拉拢。
而公孙瓒也如约以讨伐董卓为名出兵冀州。
并让公孙范占据渤海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