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蒸馏得十五升,一斗半,就已经可以与中山好酒千日醉相提并论了,售价应该可超千钱。
这样进价二斛六百钱,半个时辰可蒸馏三斗好酒,售价三千钱,扣除人工柴火,可净赚二千。
一斛便是万钱,如果再加人参、黄芪、枸杞,那至少要收十万钱。
虎儿话都放出去了,分四成给他吧!
放商铺寄售,给宗族一成。
看来接下来,要让矿务停一停,把全部的力量投入到府君日的准备与保障中。
对,就这么安排!
太那水农庄家主董宾和可老水农庄家主董畦已经不只一次邀约了,是时候去走走了。
他们那边应该还有酒。
最多让虎儿先把新犁卖给他们。
算了,多收购一些吧,免得到时无此等美酒可售。
全灵丘编户七百多,大户数十,怎么说也有万斛存酒。
那边董先仍不满足,让奴婢进行第二次蒸馏,得十升不到。
加生石灰后,再蒸馏,最后只剩不到五升。
理论上这应该是无水酒精了,但实际还是有水。
看来这米酒的酒精度跟啤酒差不多。
三次蒸馏,前后用了近一个半时辰,才把这一斛米酒,蒸馏成五升香气扑鼻的纯酒精。
再兑一升蒸馏水,应该与医用酒精差不多了吧?!
董先想看到是百分七十五的酒精,可用于消杀细菌。
第一次蒸馏的酒精度可能只有三十度,第二次蒸馏可能达到五十度。
第三次应该超过七十五度了,可惜一斛米酒经过三次蒸馏只剩这不到五升。
算了,买给李医匠,他喜欢在医界扬名,让他用来消毒,提高外伤治愈率。
在品评完美酒后,接下来发言的是皮阿弱。
他拿到的项目中有折扇,可是纸还没有,所以只能用绢裱糊,这样成本就上去了。
董先告诉他等皮纸项目有成果后,然后请名士在折扇上提字词歌赋,这样就可以万钱起步了。
到时只要分点润笔费,赞助名士的家庭生活即可。
当然了,要记住,要找能接受的士人,那种视气节如命的就不要自讨没趣了,人家不为五斗米折腰的。
还有不要当成交易,而要当成雅趣,附庸风雅,这样也比较容易达成目标。
董先还请皮阿弱,别忘了本职的寒冬五件套,外加羊毛衣。
其实鞣制皮革对于北地的人来说都是家常便饭的,而羊毛织毡做衣更是外族看家本领。
别忘了,赵武灵王就是在胡服骑射后才吞并中山国的。
当时太行山以北就是北方游牧民族林胡、楼烦的家。
原本这是要让枝做的,但枝现在在研究董先画的T恤。
改有衽为无衽,但穿着简单,也是董先前世最喜欢穿着的衣服款式。
夏天来了,是时候换季了。
此外还有的项目比较简单,做完就出效果了。
比如折椅,也就是胡凳,藤摇椅,组合家俱等。
相里器也都做了一套出来,没雕花镂金的。
董先不喜欢花里胡哨的,但要求日后如果有雕花镂金的产品,一律在成本的基础上加价二十倍出售。
这就是妥妥地走奢侈路线,当然也只能定向交易,只供货给豪门大户了。
不过这利润可不少。
眼看没人出来再说话,董先也有些累了。
这时人群中有一个瘦小的孩子怯生生地走了出来,只敢傻笑,不敢开口。
董固替他解围:
“少主,这是负责化粪池和沤肥项目的阿笑。”
雇佣阿笑的房阿强有些不自然,目光有些躲闪。
其实汉代已经有用粪尿种植了,只是没有经过沤制而已。
董先看了看,就知道大匠们也是有私心的。
就像铁匠木匠的活交给相里器,这化粪池项目就是考虑到与建房有关,才交给房阿强的。
大家都想把高大上的分给自己。
脏乱臭的就分给那些没选上百工堂的弟子。
大家知道,这化粪池和沤肥项目,是需要跟屎尿泥打交道的。
可犁和其它农具可以提高效率,解放人力。
那屎尿泥能干什么呢?
但其实沤肥才是董先为解决粮食产量中最重要的一环。
没有肥料,谈何丰收。
小主,
也难怪大匠不重视,传统的农业不属百工。
农业一直是受统治阶级抬着走的。
《管子》说: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柱石也。
这士农可是排在工商之前的。
所以因此大家也觉得这沤肥项目与百工没有直接联系。
就交给阿笑吧,这是大匠们商议之后做出的决定。
阿笑,年十六,代郡高柳乌桓人。
高柳最出名的事只有两件:
一是章帝元和三年,高柳乌子生三足。
二是鲜卑王庭,歠仇水畔,去代郡高柳县北三百馀里。
阿笑本名并不叫阿笑,而是代郡乌桓辗迟部落,全名叫辗迟兀鲁。
今年四月,鲜卑南寇时,父母遇害,全家只有他逃出来了。
之后他便一路向南乞食,这才来到灵丘。
刚好遇到百工堂大匠们在招雇佣学徒。
房阿强见他年纪虽小,却吃苦耐劳,于是便收留下来。
这阿笑没在第一期培训名单中,董先有点不放心。
于是他默默开启冰鉴之眼,显示白点周边,有数个亮红点,但大多都是亮紫点,唯一属于阿笑的是亮绿色点。
但转念一想,这只是脏活累活,技术含量也少。
况且从大匠的眼神中已经知道没人愿意干。
既然如此,也就没什么好挑了。
之后董先也就没把阿笑的身份放在心上。
反而他走到阿笑跟前,虽然自己比人家矮了一大截,但并不妨碍拉起对方的手,亲切地问:
“阿笑,是遇上什么问题了吗?”
阿笑憋得满脸通红,手微微颤抖,用生硬的雅言说:
“就…就就…就是…是是…是这个…沤沤…沤肥…肥肥…肥的…的的事?……”
现场有的人忍不住掩着嘴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