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既然孙放没了,好像柏岩留他也没用,便陪笑着送他出门,正遇到少府的人来。
代簦眼见着柏岩立刻转去伺候大买主,一甩衣袖就走了。
当初还是孙放给柏岩和少府牵的线,如今虽然孙放没了,可柏岩却靠着手里的“货”质量好、种类多、数量大,迅速在广固站稳了脚跟不说,几乎包揽了三个刚开的皇子府六成下奴的买卖。
因着都知道三个皇子不受太上皇宠爱,基本上也没有“更进一步”的可能,少府对三个皇子府的修缮也就大面儿齐。
二皇子府只要把那拜佛用的白马院收拾好就能答兑;三皇子因着有不给少府结尾款的官司在,往后也不用怎么伺候;倒是四皇子已经通了人事,好容易有了自己的宅子就想多添置几个美貌女奴。
少府便直接派人来通知柏岩带“好货”去四皇子府。
难为柏岩这凶恶的长相也能笑出老男人的咸湿,“有有有,这不好多从三州迁到都城来的,在下可从他们那收了许多。只是不知四殿下好哪个口味的。”
貌美且知情识趣、娇媚且能歌善舞的女奴是自己会走的昂贵财产,可惜会随着年长而贬值。广固地贵,要是钱财不凑手了,自然是会被优先处理的资产。
少府来人也不知道四皇子的喜好啊。他白了柏岩一眼:“这也是你能问的!只管带好的去,少不了你钱财。”
柏岩迅速找出七个春兰秋菊、各有特色的女奴,带着往四皇子府去。路遇范二郎跟长生从一家当铺里出来,柏岩目光迅速在跟着长生的阿牧五人脸上扫过后,跟近仆低声说了点什么。
那仆人听着,眼光冷冷的朝着正在上车的几人看了看,点点头。
三娘似有所觉,下意识的回视一眼,没发现什么不对的地方,又无所觉的转开视线上了牛车。
他们五人的“计划书”已经做到了能力范围的极致,现在需要实地考察所有必需品的物价,以确定可行性和可实施的时间长短。原本他们是想求长生带他们去最便宜的杂货铺子问价,但是长生如今也不算闲人,得先跟范二郎去见一个约好的行商。
范二郎大概知道了几人的意图后,就把一个徐州出身的当铺老板介绍给长生。如今世道艰难,多少找不到饭辙的人只能靠典当求活,如果要压低成本,从当铺买些死档的二手货要比去杂货铺子买日日涨价的新货性价比高多了。
阿牧五个每次跟着长生出门都长了不少见识,今天又从范二郎这里学了一招,就连一直自视甚高的长庚都不再轻视商人,开始沉下心去观察他们的为人处世。
松谷的心算是最好的,还没走出多远就把买二手货后能节省开销算出个大概,心中对他们的“计划书”越发有信心。若是能通过夫人的审核,那么唯一欠缺的就是“灾民”了。
灾民在哪呢?
没有车代步,也没有钱在沿路买粮糊口,灾民根本不能像富人们一路顺顺利利的往想去的目的地去。
他们只能像一群羔羊一样,被负责迁民的牧羊犬鞭打着,往北缓缓迁徙。
徐州的战争目前都控制在广陵郡南部,半个多月过去,广陵郡的移民才走过东海郡。
按照朝中的计划,东海郡往北就可以暂时安置他们,隔壁琅琊郡首当其冲,却因为有个费县李氏开了个好头。
萦芯嫁前,李家南地包括农奴和佃户,已经安置了近四千人。她出嫁后这一年多的时间,华静有司喜、麦芽等下奴帮衬着,又收了一千多。
若光论奴仆人数,李氏已经妥妥是孔氏之下的费县第二!
有阳山村的工匠和第一批杏实院毕业生支撑,李氏南地已经可以做到八成自给自足,剩下的两成基本都差在一些原材料无法自产。
断了做官念想的李清如今翻看南地的账簿,也是暗暗吃惊。自己女儿已经成功的将南地打造成“县中小国”。哪怕战火绵延十数年,只要南地循环不被破坏,基本可以让所有人衣食无忧的生活数十年!
当然,这样肥肉一样美味的一块风水宝地,因为全无武力守护看起来脆弱不堪。可深谋远虑的女儿真的考虑不到这个问题么……
咻的一声,打断了李清飘远的思绪。
看着园子里晒黑很多的儿子,又射出一枝脱靶的箭矢,李清与边上教他射箭的顾氏亲兵一起,叹了一口气。
自收到范生带回的信,原本一心想去下邳做官的李藿就安静了下来。
先是蝗灾闹得人心惶惶,很快局面又变为两国攻吴,更是让远离权利中心的小小费县起了许多波澜。
因为李小娘子嫁去了都城,还成了陛下“师妹”;孔氏也有主枝在都城做太常,县里许多世家都来两家问情况,以期得到更多消息好决定自家走向。
孔氏照例是不多言多语的,李清也拿萦芯一直居家守孝为借口搪塞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