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言多必失

厉延贞听到这句话,陡然激灵灵打了一个寒颤,谢康的话确实提醒了他。

他突然想起来,正是因为这次武氏的废立之举,随后会发生一场剧烈的动荡。

徐敬业叛乱。现在应该还叫李敬业。

已故英国公李积的孙子,也就是袭其爵位的现任英国公李敬业,在李显被废当年就发起了一场伐武的叛乱。

厉延贞曾经了解过这段历史,清楚记得,叛乱的发生,就在淮南道和淮北道一带。

而盱眙所在的楚州,正是在战乱范围之内。

只是,厉延贞现在不能够肯定,盱眙是否会受到这场战乱的波及。

不过想来,楚州既然在战乱之中,盱眙不管是否受到波及,肯定是会出现动荡的。

都梁山,距离盱眙城并不是很远。

如果想要拿下盱眙城,都梁山却是进攻一方最好的扎营之地。

想到这里,厉延贞只觉一股寒意,从头顶直窜尾骨。

厉延贞垂着双手,心忧即将发生的事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谢康不知道什么时候,一直直视着他,眸光迸射出赞叹之色。

只见此时厉延贞眉头紧蹙,一脸的忧郁之色,心中不免以为,他是因为自己刚才的话而心慌。

厉延贞忽然感觉到谢康直视的目光,抬头看到对方一脸欣慰,挂着淡淡的笑意看着自己。

看着面带笑容的谢康,厉延贞不由灵机一动。

“刚才先生所言,陛下废黜,会令天下动荡。学生,已以为然。”

谢康闻言,倍感兴趣,没想到这小家伙居然对天下大势有见解,着实令他感到惊奇。

“哦?你且说说,有何看法?”

厉延贞深呼一口气,向谢康一揖,正色言道:

“正如先生所言,废立之举,不可轻言。天子,乃一国之君,一朝之根本。废立之举,或事出有因。然而,无论何种原因,天下百姓不会去想这些。百姓所见者,根本有失。根为何?基也。根基不稳,百姓何以安心,天下岂不动荡?”

谢康心中惊诧不已,双眸闪烁出难以抑制的喜悦之色。

虽然说,厉延贞的这番话,有些牵强之意。但是,要考虑到,这个小家伙才十几岁而已。

能够有如此的见解,已属不易。

谢康收敛自己的惊喜之色,微微点头:“如你这般年纪,能够有如此的见解,也算难得。”

厉延贞可不是为了他的夸奖,心中另有计较。

“先生,学生思来。这天下动荡之势,恐不会久远。”

这下谢康是真的惊到了,看厉延贞的样子,似乎还另有深意。

“何以见得?”

“陛下废黜的事情,传檄天下后,定然令人心生恐慌之意。人心不安,就会有火中取栗者出现。无论是,对太后心存非议者,或是,忠于陛下者。但有野心之人,煽风点火,必然激化心头执念。如此一来,必然会令有些人铤而走险。太后此前施政,非议者甚众。但有举起反帜者出现,定然会在短时间,令不明真像者盲从。刀兵之事兴起,恐只会给我等庶民百姓,招致横祸。”

小醉文在一旁,目瞪口呆的看着厉延贞。厉大兄好厉害,居然和阿翁谈论天下大势。虽然自己听不懂,却也感觉好厉害。

谢康震惊不已,此子居然有如此见识。

只是,火中取栗,又是何意。从字面的意思,倒是能够理解出来,是说那些居心叵测之人。

“火中取栗?”

谢康一双老眸,却闪现着精光之色,惊奇的询问。

“贞子此言,又是何意?”

厉延贞开始,还有些发懵,不明白谢康什么意思。

不过,很快就恍然过来,心中恨不得,狠狠的给自己两个耳光。不经意之间,又秃噜嘴了。

火中取栗,是出自于后世法国诗人拉.封丹的寓言故事《猴子与猫》。此后,才传入到中国的。这个时候,别说拉.封丹了。法国,恐怕都还没有真正的存在。

厉延贞虽然不知道,这句成语真实出处,却记得拉.封丹的这个故事,因此便解释道:

“学生是在县城的时候,听别人讲的,说是番邦的一个民间故事。有只猴子骗猫取火种栗子,结果取出后被猴子吃了,猫则因此烧掉脚掌上的毛。寓意心怀叵测之人,骗取他人从事危险之事,自己坐享其成。”

谢康感到厉延贞的解释非常惊奇,却将那居心不良之人,形容的颇为贴切。

看着厉延贞,谢康陡然间心头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