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朗的娘原本是郡城里一家楚馆的清倌,名唤芳晴,被太守看上后强占了身子,后就怀了孩子。

太守虽喜爱这女子,却因着她是贱籍出身,没法抬进府,养在外面又怕影响自己仕途,便托了个下人的远房亲戚帮忙寻个偏僻地方待产。

于是这远房亲戚便把芳晴送到了这村中,打点了乡亲们些银子便走了。

乡亲们都知晓这女人是有来头的,又收了人家夫家的银子,起初还对她很是照顾。

可直到她生产,太守都没派人再来过一次,更是没人来接她回去。

孩子太小,她只能接着在村中过活,可没了银钱,邻里乡亲也不愿白白养着一个女人和孩子。

一开始,还有人见他们母子可怜,偶尔施些米面,可时间一长,也没人愿意拿自家的粮食去填旁人的嘴。

况且芳晴娇弱,做不来农活,只能背着宁朗挨家挨户地讨要吃食,如此村里便开始有人打起了芳晴的主意。

他们原本以为芳晴背后有金主,只敢远远看一眼这辈子都没见过的白嫩美人儿,而现在他们却放开了胆,放肆地看着、论着芳晴因着生育而更加丰盈的身姿。

村里的妇人和光棍们背地里开始揣测芳晴的来历,以讹传讹,最后便说成了芳晴乃是个伶妓,自己爬了哪家老爷的床怀了孩子,却没想到被人家厌弃,扔在这里不管了。

那日,芳晴饿得没奶水,只得背上宁朗出去讨吃的,先去了邻家敲响了门。

邻居是个男人,年近三十却娶不到老婆,他向来待芳晴和善,时常帮她挑水扫院。

男人见黄昏时分芳晴上了门,念及白日里听来的关于芳晴的流言,他眼神登时变了,想了想从屋里端了一碗白粥给她。

他们村子偏远,鲜少有官兵查探,因着有病看郎中太难,他们世代家家都会偷偷栽种几棵阿芙蓉,应急治病时用。

几代人与这花打了这么多年交道,自是知晓此花功效与危害,这男人便是在粥中掺了一点点花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