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现实生活的碎碎念,与无关

云水城安 一个胖梨 3078 字 27天前

“华医生,你有什么建议吗?”

“观察两日就出院吧,出院后,遵从她的本心,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别阻止她。”

她下午又昏睡半日,醒来已是深夜,窗外漆黑一片。

看唐母在沙发上睡着,面色倦怠。想来她住院这两日,也没少劳心费神。

医院冷气开的足,她起身给妈妈盖了薄被。看着窗外的星空,难得在北京能看见如此疏朗的夜空。

她走出病房,恍惚记得白天看到的,华医生办公室前面那一处露台。

慢慢地走过去,走廊空无一人。又怕护士说她,绕过护士台,走的急了些,刚过转角有些眩晕。

“小心。”声音如梦幻泡影传来,记忆翻涌,在骨血蔓开。

“唐萍,你要去哪儿?”

“我想去露台,看星星。”

顾云安扶着她,推开露台的门,两人并肩站着。夜风温热,不是记忆里云城的凉夜。

风景也不同。云城那是郁郁葱葱的树,月光皎皎,还有花香。

这是高楼林立,水泥封城。满城灯光,万家灯火。车道上还有过往的车辆,在等着慢慢变绿通行的绿灯。

就连夜空的星星,也不如那夜的明亮繁多。

景变了,人也变了。

顾云安薄薄的衬衫还是罩在她的病号服外,掩住了夜风吹起的空荡。

“这北京的星星,不如云城的好看。”

“嗯,我知道。”

听她如此说,顾云安有些意外,“你去过云城?”

唐萍转身,对上他询问又热情激动的视线,在他黑色的瞳孔里,看见了自己的缩影。

“没有,没去过。可我,就是见过。”

顾云安不解,她的视线没有离开,回答他问题时,自信笃定。

“还没问你,这个时候来医院做什么?”

“啊?”他略显尴尬,挠了挠头。

“白日看你那样,一时不解,想着来医院再看看。只是没想到,会在这深夜看见你。”

“那如果我在病房睡着或者不出门呢?”

“那我就等你醒来,等到明早也没关系。”

唐萍一直在看着他,顾云安觉得,她似看非看,像从他身上找到什么?

“唐萍,我想问你。你认识我吗?在这之前。”

该如何回答呢?相识?

“那能否先回答我一个问题?”

“你问。”

“你祖上,是否在xx胡同附近?”

看顾云安的表情,唐萍就知道自己猜对了。他果然是顾家的人。

顾云安很惊讶,把目光从唐萍身上收回,看着下方如打火机一般大小的车流,三三两两。

“祖上渊源颇深,三叔公英年早逝,祖父就记在三叔公名下。抗战结束后,一封家信几经辗转,才到北平。三叔公年少离家,战争结束后,也只是收到一封家信和一封烈士证书,终身未娶,尸骨无存。祖父在这时,被曾祖父过继给三叔公,告慰亡灵。”

“可留下什么话吗?”

“信中告知了这几年的生活种种。只有一件意难平。离家初期,一封书信寄去南京,退掉了自小的婚约。却在云城阴差阳错,偶遇唐三小姐。两人一见倾心,战时彼此陪伴。只是到他血洒长空,都没有告诉唐三小姐,他就是数年前退婚的混账。一南一北,从未见面。他只凭一封书信,就退掉了父辈定下的婚约。而后兜兜转转,造化弄人。只是最后,他也没有按照约定,给她一场婚礼,一个未来。生前诸多许诺都成空,他在心里多次提起云城,生前不能如愿,祖父感念他那一点未完的心愿,成年后孤身去了云城。”

凌飞,唐初怎会不知呢。你第一次写给隋唐的信,在中央大学的报刊亭里放了数月,那笔迹和你退婚的书信,出自一人之手。那夜,唐初坐在窗前,坐了许久。久到抽屉里最底层压着的那封退婚书信,重新窥见天光。

你是顾家的平京哥哥,那一刻,唐初便已知晓。

你呢,是何时得知的呢?

是南京沦陷后,你回云城的那个深夜吧。李盛源告诉你,隋唐就是唐三小姐,唐初。

唐初,南京,姓唐,排行第三,单名初字。

所以,去云水街的路上,你步履不停,心乱如鼓。

如果今夜无缘,那以日后绝不会再出现在唐初面前。去的路上,你这般揣测,就着月光,下了赌约。

可上天垂怜,那夜的阿初就在门口。她在明,你在暗。

她就在那里,等你走来。

两颗心慢慢靠近,你看到自己,住进了那双眼睛里。

说不清,道不明。

你不知如何开口,她不知该做何状,于是就默契地达成共识,谁也没有再提起。

不多的几次见面,相思都来不及倾诉,哪还有时间去讲那些陈年往事。

“顾云安,回吧,我累了。”唐萍把衬衫还给他,头也不回地进了病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出院后,她出发去云城。去印证,那不是一场梦。

乘着高铁出发,她选了靠窗的位置。带着眼罩,塞着耳机。中途周围的人换了又换,她一路昏昏沉沉。

直到有人拍着叫醒她,“唐萍,到站了。”

眼罩取下,看着梦里熟悉的脸,和他慢慢活动的肩膀。

“对不起,睡着了。”

“无碍,走吧,云城到了。”

接过她的行李箱,在她身后,跟着人流出站。

“你去哪里?”他问。

他还是想知道答案。

"云水街,唐家老宅。"面前的顾云安,丝毫没有意外。

出站口的出租车,两人坐在后排。

全变了,全都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