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史家风骨,一字不改

“崔杼也是个倒霉蛋,这人是直接给自己送上去了”

杨坚摇摇头,为人处事这点还是很重要的,胜者不惧名声,成大事者看重太多有时候是干不起来的。

杨坚想着就想到了李世民、赵匡胤、朱棣等人。

【也正因为齐庄公嚣张的做法,崔杼由此记恨齐庄公,又因为当时齐庄公乘晋国动乱而进攻晋国,崔杼想着“晋国必定会报复齐庄公”。因此崔杼也想要通过杀死齐庄公来讨好晋国,但是一直没有找到机会,最后因为齐庄公鞭打侍从贾举,崔杼便趁机亲近贾举,从而获得了杀死齐庄公的机会】

【有的时候真的不要小瞧身边的小人物,有可能这些人就是导致自己走向灭亡的途径】

秦锦的这句话也被各位老祖宗听到耳朵中,记在心中。任何时候都不要小瞧了一个人,他也许会给你致命一击。

自古英雄也不少被小人物杀掉的,或是因为一个细节输掉的都不在少数,人要常常保持警惕之心,切不可自大。

【夏季,五月,崔杼推脱有病,齐庄公去问候崔杼,并且乘此机会与其妻子私会,侍从贾举禁止齐庄公的随从入内,并且关上门】

【齐庄公要与崔杼定下契约或是在太庙自杀都不被允许,齐庄公最后被杀死。当时晏子在门外,见此情景悲痛。崔杼却没有杀掉他,因为晏子在百姓中很有地位,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崔杼是一个非常在乎名声的人】

【后来崔杼扶持齐景公登上国君之位,但他非常害怕自己杀掉齐庄公这事从而让自己遗臭万年、留下千古骂名。于是他就下令找来专门记载史事的太史伯,言:“齐庄公死于疾病”】

【太史伯不慌不忙拿起竹简,提笔写下,然后递给崔杼,只见上面豁然写着:“夏五月,崔杼弑其君”,崔杼大怒,挥剑杀死太史伯。当时的史官是世袭的,于是崔杼招来太史仲】

【看着被杀死的太史伯,崔杼以为太史仲会接受他的威胁,只见太史仲冷静的摊开竹简,写下:“夏五月,崔杼弑其君”,崔杼又是将太史仲杀掉,招来太史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