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可断,血可流,史不可改。我国为什么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消亡的,正是因为我们的历史不曾断绝。史家的风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我认为是从春秋时期,太史公一家以生命践行了史家风骨】
【记录历史的人要对的起历史,历史是一个民族的根,要想灭其国,必先亡其史】
这就话秦锦在这段时间感受是相当深的,因为滨子731前的人流,网上不少间谍害怕了,调动各省人民的情绪。
【史书是记载,是警醒,更是传承】
【《左传》中记载:“崔杼弑其君”,短短的五个字付出了三个人的生命,这就是史家的风骨】
【这件事情要从头开始说起来,我个人觉得崔杼也挺可怜的,其实他可以完全不在意这句话,所谓想象的遗臭万年,其实也没有,有没有一种 可能就是大家不在意,当然对于那个时期的人来说,还是相当在意自己的名声的】
【崔杼倒好,直接碰上了太史一家,此家之人风骨、气节相当硬,所以崔杼就遗臭万年了,最关键的是他遗臭万年还不是因为杀了齐庄公这个人,而是他为了篡改史书连杀三人,而这三人坚持一字不改,最终崔杼遗臭万年】
虽说各朝读书人基本上都知道这个事情,但不妨碍他们听着天幕过一遍。而普通百姓家中无能力去看书读书之人,对于他们来说天幕是他们了解这个世界,了解书籍的一个非常好的途径。
司马懿想着这怎么说也要比司马昭好上太多,所以为什么前面还专门讲述司马昭的事情,司马懿觉得秦锦本来就是想要讲述史官这个事迹的,为什么要拿司马昭开头,快要把他给搞死了。
【根据记载,故事大意是这样的,春秋时期,齐庄公和崔杼的妻子私通,并且还经常把崔杼的帽子赐给别人。齐庄公言:“不为崔子,其无冠乎?”,就是说除了崔杼,难道别人不会有相同的帽子吗?】
【朱元璋:一顶帽子戴头上?】
【李世民:崔杼不气死才怪,其实崔杼杀了齐庄公这事吧,本身就是齐庄公的锅,齐庄公昏庸还给臣子戴帽子,这是个人都不能忍下去,关键是后面非要杀掉史官修改记载,你说这事搞得,本来还不一定遗臭万年,这下子是彻底的遗臭万年了】
“可不是嘛,这事确实是齐庄公自己的锅,与臣子妻子私通,是个有血性的男子都忍不下去,关键是还拿帽子赐给别人,这和当着人家的面说我给你戴帽子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