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的贵州龙场,那真的是荒凉之地,可以说要啥啥没有,“万山丛薄,苗、僚榨杂居”,龙场还是未经过开化的地区】
【可以说大部分人被贬到这里,基本上都已经是失去了任何的斗志,更别提王守仁这一路的心酸了,来到这里一看,还真的是什么什么都没有,连个房子都没有,吃的也没用,来到这里就只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
【前面也说过王守仁的心态真的是特别的好,,将自己的住的,吃的搞好之后,他就开始想着如何建设美丽乡村,将龙场这个地方搞得越来越好,要说怎么让一个地方发展起来,首先教育得更上,于是王守仁就开始根据当地的风俗民情去教化百姓】
【干完这些他就开始思考自己的圣贤之道,他开始根据这些年的经历日日夜夜的反省,忽然有一天夜晚,他恍然大悟,此次事件也被称为“龙场悟道”,一步入圣,王阳明实现了他的理想,他也被称为是“五百年来的第一人”,“大明第一人”】
朱熹气的要摔笔,我丫的就准备听听王阳明到底悟出了什么,到底是怎么悟出来的,天幕你就给我讲这个?讲这个?我知道i王阳明特别是厉害,麻烦你讲述一下龙场悟道的过程。
各朝人士也如同朱熹一般,我都准备要记好接下来的每一句话了,结果,就这?就这?
而秦锦能接下来就好像是在吊着众人的胃口一般,好吃的就摆在眼前,而你却吃不到嘴。
【王阳明在悟道之前可以说将儒佛两学精通,前面也说过孔子的儒学思想经过这么长的时间早就与原来最初的思想所背离,而王阳明悟出的“心学”总的来说是总结前人经验,并且在此基础上走出了不一样的道路】
【他是心学的集大成者,其实要说到这点就要简单的讲述一下理学和心学,理学代表人物朱熹,他的主要思想就是“存天理、灭人欲”,说白了就是要消除人的私有欲望,而心学的代表人物陆九渊主要思想简单来说“宇宙即是吾心”要想了解宇宙就只需要认识本心就行】
【秦始皇:这都存天理,灭人欲了,那还是人吗?人怎么可能没有私欲】
【朱熹:人性本善,因种种外界诱惑而失去本性,所谓“存天理、灭人欲”就是让人性中最初的善显露出来】
【荀子:人性本恶,其善者伪,这是不可改变的,本性趋势人去追逐利益,只有通过规则和教化才能遏制这种本性恶的发展】
其实对于像是秦始皇、刘邦、李世民这样的皇帝来说,他们更加赞同荀子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