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忽然间这么碰上的一面,由此拉近了申容和廖氏之间的关系,虽还不至于到掏心掏肺的地步,但往后两日在祠庙守灵,廖氏除却随在公子文身边以外,用膳前后的闲暇时便多来同申容说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申容也很给面子地同她交谈,并不摆国朝储妃的架子。
因得那日傍晚的事,后来祠庙众人起居的安排,也拉着廖氏同自己一道,要有什么地方要决定,往往都是申容先问了她,就好比这每日四顿的吃食,按着个人的喜好,安排上去的都有所不同。
而贵人们跪久了会要用到的:擦汗的巾帕、充饥的糕饼、解渴的甜浆、米汤、奶浆等,也都备了冷的和热的,饶是节下寒气重,襄国里的人也不是都饮用热水的,公子玡就是个常年冷水下肚的人,哪怕喝酒、果浆一应,也是如此,廖氏说,在襄国王宫的时候,下头服侍的人都知道——就是年边,公子玡都时常要嚼个冰块尝尝,道是提神醒脑。
这个二公子平日在家里也是浪荡惯了的,这些举动就没人提,况且他自小身子康健,不怎么生病,所以后来他爹妈也都不管。
由此申容留意到了这块,特地令人去十里地外的京畿皇家冰窖里——连夜取了冰砖来,往食案的一端放了座巴掌大的铜鉴缶,里头就是专供他一人享用的冰块,不多,偶尔要想提神也能有供用得上的。
安排得贵人们满意了,这种时日众人心里的哀怨和燥气也就少了些,而主子们一旦心情平静了,对下头的奴隶们发火次数也就少了。
人与人之间矛盾减少,守丧之外的气氛因此和谐许多。第三日襄王和太子夫妇说话时,还特地夸了她这个储妃一句,虽是恭维的客套话,但申容却也是理所当然地应下来了,顺道还把廖氏也拉了出来——为的不是自己邀功,而是把功劳都堆在廖氏身上。
不过只三言两语,襄王对着廖氏点了点头,眉目之中露出一点赞许之色。
这样午食后的对话很快就散了,守丧期众人哀默,也不大好说些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