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在愤恨又能如何,除非黄绍能做到对方那样心有仁义,若不然就只能憋屈。
“也罢!”黄绍长叹一声,目光悠远,眺望东北方苍茫:“让白绕等人撤回来吧,既然汉军不义,就别怪老子不仁...”
“传令下去,让兄弟们快速行军,午时进驻渔阳...”
黄绍最后回望一眼,眸光闪烁,最后又召来一名传讯兵,低声吩咐道:“派人去辽东,告诉公孙瓒...”
“老子的人会逐步撤离幽州,撤出辽东,这北地郡县,他若愿意接手,总好过被鲜卑人屠戮....”
虽然口中叫嚣着不仁不义,但有些事,终究还是难以下定决心。
他不是李屠夫,没有那种优柔寡断,却又独断专行的魄力...
因为他黄绍虽然不是好人,但终究还有些底线,有些坚守...
若不然,也不会罔顾贾诩等人的策略,坚持将鲜卑人挡在关外...
...
渔阳东部,三十里外,一支万人规模的骑兵,同样纵马奔驰,这支骑兵跑跑停停,纪律严肃。
步骑两军进退有序,配合默契,相互之间距离始终保持在二十里以内。
为的就是遇到突发情况,能在短时间内相互支援。
这两支队伍,自然是刘虞的幽州军,他们虽然一直紧盯着黄绍的队伍不放,但却没有贸然接近。
夏军的战绩太过彪悍,刘虞等人不得不谨慎行事,哪怕错过一些战机,他们也不会给对方机会。
当初野狐岭一战,凌战所部骑兵,就是因为追的太急,与主力部队脱离,才会被李屠夫抓住机会,一战而灭。
若不是凌战骑兵覆灭,导致朱儁失去快速的机动部队可用,绝对不会有后来的洛阳之之围。
现在的幽州军也一样,在广阔的幽州北部地域作战,必须依靠骑兵的机动优势。
若没有骑兵,光凭手中五万步卒,哪怕战力在精锐,也是无用。
甚至很可能会攻守逆转,失去战略主动权,所以怎么小心都不为过。
眼下只要稳扎稳打,与各路大军配合,一步步压缩夏军的生存空间,早晚能将其困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部队疾行,人快马奔,枯燥又难耐。
咕噜噜,车轮辘辘,在土石路面上,碾压出一道道辕印。
车马徐徐,声音沉闷,拉车的是四匹形体俊美而健壮的白色骏马,马蹄嘚得溅起阵阵沙雾。
呼哧,马儿得得,自鼻中打出一个响啼,喷出一口白气,发出老长的嘶鸣。
四周士兵紧随,守卫森严,簇拥着车马前行。
装饰奢华的马车内,刘虞手捧舆图端坐丝毯上,目光有神,不时凝眉沉思,想要找出破局之策。
虽然养尊处优,但刘虞作为汉室宗亲,并不只是一般文士,也不会单纯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