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认舅舅,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人问。

双桥 文成公主 1944 字 7小时前

看见农村妇女眼睛发绿,淫人妻女,村民的祖坟平了,祠堂拆毁,家谱焚烧,让大坝村村民,教化功能丧失,无所敬畏,不辨是非善恶。

大坝水管站征收水费,不近人情的背后,是村民广泛存在的公俗良序被破坏。

对别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刘世雨没有对水费征收规则修改,他不再提水费的事情,而是拉起了家常。

“两个孩子上学不容易啊,当初我妈妈也是两难,哥哥上大学了,我高中没毕业就辍学了。”

“你说的是南桥乡黑山村刘寡妇家吧。那刘寡妇苦瓜拌黄连,苦上加苦的日子熬到头了,大儿子刘世杰大学毕业已工作,小儿子当了兵,上了南方前线打仗,听说还立了大功。”

“你怎么知道?”刘世雨惊讶的望着郑寡妇。

“我娘家也是南桥乡黑山村的,我姓刘。”

“不会吧,我小时候在黑山村怎么没见过你。”

“我们是南桥乡黑山村东沟的刘家,你们是南桥乡黑山村西沟的刘家。”

家乡的一些往事,郑寡妇比刘世雨详细。

大坝村的人都有血缘情结,郑寡妇居然和刘世雨攀上了亲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郑寡妇娘家按辈分她们那一辈都是“世”字辈,郑雪慧叫刘世雨舅舅,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人问,刘世雨找上门来无缘无故认了一门亲戚。

也许是积郁在心里的苦闷无处发泄,郑寡妇眼泪唰唰流下来哭诉。

“我跑断腿,从慧儿舅舅借钱,一分钱都没有借到。”

一个寡妇拉扯两个孩子的艰辛,没有感动郑雪慧的亲舅舅,每个家庭都缺钱,这个窟窿太大,扫雪填枯井,得不到回报,把郑寡妇拒之门外。

“妈,别哭了,我都这么大了,退学也能给家里帮点忙。”

姑娘郑雪慧比较聪慧,上高一,她看到妈妈在陌生人面前哭诉,有了自尊,脸上挂不住。

大坝村郑寡妇家,两个孩子,一个儿子二十一岁,姑娘十七岁,都是劳动力,一般生活不会如此困难。

郑寡妇家有三十亩地,全靠她一个人撑着,两个孩子读书,所以生活陷入窘迫。

郑寡妇有女娲补天的本领,无奈儿子郑雪艺大学毕业,到大酒店实习,学雕刻菜肴拼盘,材料费一千五百元。

姑娘郑雪慧一学期住宿伙食费一千元,油菜花灌溉水费一千元。

大坝村水费上缴,是连坐法,一户缴不清水费,不给全村开闸放水。

不但郑寡妇一家浇不上地,就是大坝村二社全体村民也因为郑寡妇而连坐。

因为农渠属于公共设施,大坝村水利设施如同人的血脉经脉。

水从干渠分流到支渠,再到斗渠,然后从农渠进入田间地头。

大坝村水费收集采用古老连坐制度,在大坝村特定的环境下。

水费征收用这种连坐法,目前是唯一有效率的管理手段。

郑寡妇两害相择取其轻,必须在儿子郑雪艺,女儿郑雪慧之间割舍,手心手背都是肉,就在于剜那块肉。

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刘世雨高中辍学,在哀牢山那拉山口又经过生死,两次触及灵魂的顿悟,他不想背负视而不见的罪恶感。

所以刘世雨不由自主的问,“你家里还缺多少钱?”

郑寡妇叹了一口气说:“大兄弟还缺三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