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考验仍在继续,新的难题还是接踵而至。
项目所需的关键设备在运输过程中遭遇恶劣天气,部分设备受损。而重新调配设备需要时间,这将严重影响项目的进度。
裴洛南迅速联系了多家供应商,试图寻找替代设备。
然而,由于设备的特殊性,可供选择的余地非常有限。
但这依然难不倒裴洛南,他突然想到了一个曾经有过合作的小型供应商。
经过紧急沟通,对方表示愿意全力协助,在最短的时间内提供所需设备。
别说,虽然是小型作坊,但效率却没有大打折扣。
只经过两天的时间,所需的设备就一一归位。
裴洛南对他们的高效率大为赞赏。
只是,设备的事解决了,后面还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在与合作方进行技术对接时,双方在一些关键技术参数上产生了严重的分歧。
合作方态度强硬,坚持己见,甚至威胁要终止合作。
这一突发状况犹如一道晴天霹雳,让原本就充满挑战的项目前期准备工作雪上加霜。
裴洛南得知这一情况后,没有丝毫的慌乱。
他迅速冷静下来,第一时间召集了公司内部最顶尖的技术专家,组成了一个紧急攻关小组。
那几日,公司的会议室常常灯火通明,裴洛南与专家们马不停蹄地埋头苦干。
他亲自参与每一次的讨论,神情专注而严肃。
在白板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各种数据和公式,裴洛南的眼神在这些复杂的信息间快速穿梭,大脑飞速运转。他不时提出独到的见解,引导着大家的思路。
“我们不能只从现有的技术框架去思考,要突破常规,寻找新的可能性。”裴洛南的声音坚定而有力。
然而,研究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