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存亡之战(一)

六十三军主力师之一的189师为左翼,负责釜谷里、种子山、龙潭洞、古南山一带。

最后188师坐镇后方作为预备队的同时,负责承担铁原城的反空降作战。

具体六十三军将有限兵力利用到极致体现在,因为189师单独以一个师防御整个左翼,且需要防御两条通往铁原的公路,以及错综复杂向山而行的小路。

所以189师别无选择,只能将下辖仅有的三个团整个摊开,全师九千多战士以班排为单位,分散在两百多个据地势而守的小阵地。

虽然该战术的目的是形成分散而又相互呼应的防御体系,使联合国军想要前进就必须对这些阵地一个一个进行攻坚。

可正是因为分散了兵力,联合国军只要肯不计伤亡地集中兵力进行突破,想要拿下这样的小阵地并不会太难。

这也就意味着每个小阵地上的战士们,要独自面对数倍甚至数十倍于己的敌人,武器装备也远不如敌军。

牺牲,从这样的战术一开始几乎就是确定的,战士们没有退路,这样的心理压力只有亲历过的志愿军战士们才会切身明白。

这是一场注定光荣,无法活着完成的任务。

也是最迫不得已最绝望的战术,天女散花,一把芝麻撒出去,两百多个小阵地,美军就是一个一个拔也要拖延它十五天。

5月28日,铁原阻击战正式打响。

由于美军是机械化部队,根据战场地形,美军的进攻重点一定是左右两条通往铁原的大路。

所以位处两条公路口的涟川山口和种子山阵地,注定将是血肉磨坊。

但是出乎意料的是,美军的首要进攻重点却不在两条公路,而是两条公路之间的涟川山口以东至种子山以西的山区。

也就是说美军的第一轮进攻全部集中在了189师的防区之内。

这是因为已经与志愿军多次交手的美军深刻明白,志愿军的穿插分割包围战术有多么刁钻,稍不注意就会陷入志愿军的战略包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