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房院里,正房厅堂内。王瑾仪单独坐在,母亲身侧厚重的大圈椅上新加的小鼓凳上。
她正双脚踩在圈椅的椅面上,人坐在骨凳上。
眼前粥碗和蛋羹都被吃的干干净净,挥舞着小勺儿的人似乎还意犹未尽。
母亲示意身后奶娘,王瑾仪突然觉得,身上一轻。
这是谁,谁在抱我?勺子还举在手中,却已无用武之地。哼!郁闷。
坑!影响我,长大的步伐!
勺子很快消失了,奶娘帮王瑾仪脱去,团花素色罩衣。
婢女青儿,在小丫鬟端着的脸盆里投了温热的帕子,给小姐净脸净手。
奶娘抱着小姐来到榻前,婢女们鱼贯而入把厅中的餐具都撤了下去。
昨日从大房回来后,母亲决意为女儿开蒙。
母亲洗漱过后,牵起王瑾仪在院子里散步。并指着房子讲:
“这是爹爹的书房,这是娘亲的卧房……”
从房屋布局讲到院子的设计,再慢慢进入正题。
母亲用非常正式的语气,花了大段时间,给孩子讲学习知识对人的影响。
母亲并不强调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
只是深入浅出地给孩子讲,做简单的事情,读书比不读书的人能想到更多主意,有更宽泛好处。
还有,在学业上 母亲对女儿的期望。进而讲了,王氏一族中都有哪些人读书很厉害。这些人都有哪些成就等等。
时间飞逝,讲解不觉枯燥,王瑾仪极其专注。两只小手乖乖地放在一起,倾听着母亲的讲解。就像能听懂似的不断的地点头。
一个3岁的孩子有如此的专注力,母亲没想到。女儿的耐心和求知欲,居然超过了母亲的想象。
直到把所有教育引导篇,全都讲了一遍,王瑾仪仍目不转睛地注视着母亲。多么令人恐怖的专注力呀!
母亲终于累了,把王瑾仪交给了奶娘,准备回屋去喝口水,还不忘回头交代了一句:
“等娘亲一下,娘亲马上就来。”
王瑾仪心中暗想:快来吧,快开始吧!
奶娘抱着小姐,向着门廊下走来。
王瑾仪挣脱,让一个年轻的女人抱着心中怪怪的。王瑾仪表示:接受无能。
自己磕磕绊绊的走到廊下,站在门廊的台阶上,望着高高的门槛有些力不从心。
于是转回身,望向二房的院子。
春光里。
丽日晴天,围合的院落,被阳光染上了温暖的颜色。
进门的影壁,遮掩在几棵葱茏的银杏树下,树影下石桌和石凳纤尘不染,鹅卵石铺就的小路带着工匠的设计感。
院中的房屋,均是斗拱建筑,飞檐高高翘起,青砖、墨瓦。横脊,红椽,带着福字的瓦当,整齐的心型水滴瓦,带着韵律和规整。
在这安静的小院是如此美好。
日光闪亮,王瑾仪抬起手,遮住晃眼的阳光。
身后的奶娘伸手试图把小姐抱起,小姐伸出两只小手推拒着。
奶娘抽出帕子双手撑开,替小姐挡住刺眼的阳光。母亲迈出房间,看到的就是这春日小丽人图。
女儿正微微抬头, 圆鼓的双腮闪着光洁粉嫩的光。
细长的眉毛,一双大眼被长长的鸦羽般的睫毛,挡出小小的阴影。
小巧的鼻子,在山根处就挺翘而起,形成一道向上翘的弧线。
小巧而粉嫩的小嘴微张着,不知在对什么发出感叹。
毛茸茸的头上梳着两个小花苞,柔软的胎发还贴在头脸之上,微风吹过,会形成可爱的小呆毛。
女儿上身穿着,藕粉色右衽小衫,下着青粉色罗裙,腰间丝带在身侧飘飞。
母亲静默而立:我的女儿,平安真好!
很快,院子里响起了:
“天地君亲师,仁义礼智信,
孝悌传家继,谦和立世长。”
“君子之道,在修身。
贵在守正,贵在安仁……”
让母亲再次出乎意料的是,王瑾仪丝毫不差的复述能力。而且,很容易就能轻松记住。
让人更为出乎预料的是,昨日《诗经关雎》篇,王瑾仪已经会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