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小姨的婚姻旅程:独孤与忧郁协奏曲(六)

一天,我一边洗着尿布,一边嘟囔着:“这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心里有些无奈。母亲走过来,摸摸我的头,温柔地说:“乖孩子,辛苦你了,等弟弟长大些就好了。” 我抬起头,看着母亲疲惫的脸庞,懂事地说:“妈,我不辛苦,我能帮你干活。”

日子就这样周而复始,我们过着艰难的日子。

很快就到寒冬腊月,周六晚上我们吃完饭给小弟收拾好,天气太凉家里人就钻被窝。半夜三点多,我们在救火车那尖锐刺耳、划破夜空的鸣叫声中骤然惊醒。

众人皆是睡眼朦胧、神情迷糊,几家人的屋里瞬间亮起灯光。有人匆忙出门打听,只听得说是四千坪起了大火,父亲匆匆套上衣服,便心急火燎地跑去参与救火。

我和母亲还有弟弟们紧张地坐起来,心中充满了担忧。“爸爸一定要平安啊。” 我在心中默默祈祷着。

我们也手忙脚乱地爬起,站在房头紧张地眺望,只见滚滚浓烟裹挟着熊熊烈火,直冲云霄,映红了大半边天。那场面让人胆战心惊,仿佛世界末日一般。

待到天光大亮,父亲与邻居的男人们疲惫不堪地一同归来。从他们充满遗憾与无奈的交谈中,一幅令人心惊的画面逐渐在我们眼前清晰起来:

原来,父亲原本有望得到的房子,引得几位同事心生羡慕。他们便在我们房子周边,用寥寥几根木头和破旧的油毡纸,仓促搭建起更为简陋的栖身之所。

我们在此暂住半年,分房搬离之后,父亲在大庆时的指导员王勇找上了门。他面露难色,吞吞吐吐半天,才终于开口:“我想借那房子把家眷接过来。” 王勇的脸上满是尴尬和无奈,眼神中却带着一丝期待。

父亲眉头紧锁,一脸严肃地说道:“这原本是大队给我的工具间,如今咱们不在一个大队,恐怕此事不太妥当。” 父亲的表情严肃,语气坚定。

王勇身材矮小,此刻更显得畏畏缩缩,他涨红了脸,急切地解释:“不瞒您说,我家里那口子,您夫人也清楚,她就不是个能安分守己的主儿。在大庆商店与人争执打闹,竟还混上个副主任的职位。上任之后,整日与人争吵不休,这不,被人给告发了。我寻思着赶紧把她接到身边看管着,省得她再闯出大祸!” 王勇的眼神中充满了焦虑和无奈。

父亲想起母亲曾经提及此事,念及旧情,又是老领导相求,不禁面露难色,挠挠头说道:“不是我不愿意帮您,只是这事儿还得跟大队领导商量,征得他们的同意才行。” 父亲的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

王勇眼中闪过一丝希望的光亮:“我明白了,只要您不反对,我这就去找领导求求情,盼着能给个照顾。” 王勇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

不久之后,金大赖一家以及商店的安姐一家从大庆迁来,安姐的丈夫也在那房子旁搭建了个简易住处。

湖南的气候,夏天闷热潮湿,冬天则阴冷寒气重,感觉是一种阴湿之气往人骨头里钻,许多人都难以适应,身上纷纷长出癣痘。几家孩子尚小,尿布和衣物常常难以晾干。

近来天气渐寒,大家都用电炉子取暖。金大赖家特意制作了个圆形铁架,围扣在电炉子上,用以烘烤孩子的尿布、衣物等。

对于电炉的使用,领导们也是心知肚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公司住房紧张,职工家属长期两地分离,孩子又众多,职工们自己想法子接家眷过来,只要不闹出乱子,对于电炉子的使用也就未加过多管束。

父亲和邻居严佳林私下议论,常言道,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这些个妇女对电的威力和潜在危险一无所知,最终酿成了大祸。原来,半夜时分,众人皆在沉睡之中,金大赖刚搬来不久,整日忙碌,疲惫不堪。

她那未满一岁的小儿子,夜里哭闹不止,折腾许久才入睡。金大赖走路时不小心碰到了铁圈,使其靠近了电炉子,她却未曾留意。烘烤的衣物早已干透,她也未及收拾,便倒头就睡。

小主,

那铁圈上挂满了衣物、尿布和小孩的棉被,尿布干后变得轻盈松软,一不小心就掉到了电炉子上。房间本就狭小逼仄,又堆满了易燃物品,为了取暖,电炉子还用了大功率的电阻丝。一夜烘烤,衣物瞬间燃起大火。

起初,金大赖似乎闻到了些许异味,但实在困倦至极,未能引起警觉。最终,火势越烧越旺,将盖房子的纸盒、油毡纸等一并引燃。等到人们从睡梦中惊醒,已然为时过晚。

大清早,这场大火映红了半边天。等 3101 厂区的救火车匆匆赶到,奋力控制住火势后,现场只剩下工具间的几个孤零零的钢材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