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搬完家的时候,时针已悄然指向八月,而九月初学校的钟声即将敲响,这让我的心中既充满了对新学校的期待,又夹杂着一丝对未知的忐忑。那期待如同闪烁的星星,在我的心中微微跳动;而忐忑则像一片淡淡的乌云,笼罩着我的心头。
湖南的建设布局至今仍清晰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家属区有两个,一是靠工地项目的向阳村,那里大约有上百栋房子。记得当初,为了节省人力物力,人们把一座山峰炸为平地,那场面可谓惊心动魄。巨大的爆炸声仿佛是时代的呐喊,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心灵。
山石飞溅,尘土飞扬,整座山峰在瞬间被夷为平地。然后依着整座炸完后形成的山坡盖房子。那房子可不是现在的标准规格,而是用单砖最长度横摆放搭建的,厚度自然不能与现在相比,但在那个年代,这样结算材料工时人力已经算是很好了。
一栋房子里住着十户人家,是一层的套间。屋外是一个 3.5 米的大房间,套间里面是一个 2.5 米的小间,宽度都是 3 米。没有厨房,前后有门。后门有两米多的空地,上面是个 3 米高的斜坡,斜坡上平面距离 2 米处就是另一栋家属宿舍。
就这样,一个山峰的东南西部修建了一百多栋家属宿舍,其他东北部则作为工厂的辅助车间和服务部门。
在我们住的向阳村的东南部有个地方叫五山包。据说这里是由五个山峰推平的场地,最高处被规划为学校和研究院。中间建成了一座四层高的 “工” 字型高中,东西两边地势较低的地方修建了小学和初中教室。北面是一个篮球厂,周边砌成几层大台阶,便于人们观看比赛。
篮球厂北面是几栋精致的四层小白楼,里面住着有学问的研究员。他们的一、二层是办公地点,三四层是家属宿舍。我在湖南生活了近七年,一次也没有踏入那个地方。
其实那里也没有围墙和大门,可大家从心里敬仰那个地方,仿佛它是无比神圣的。很多时候,我会站在篮球厂望向那里,心里充满了好奇和希望,幻想着自己有一天也能进入那个令人向往的境界。我的眼神中闪烁着渴望的光芒,微微仰起的脸庞上写满了憧憬。
五山包的东面是花果山,当初这里果树很多。公司把这里建成了机关办公地,房屋建设也比向阳村好了许多。一律用二四红砖砌成两层楼,也是十户一栋。一楼二楼有走廊,其他格局与向阳村一样,一大一小的房间,但没有后门。
一栋楼中间有一个水龙头供十家使用,而向阳村是并排两栋楼头中间夹处有一个水龙头,供二十家使用。
公司尚无自属学校,我们建好的五山包学校交付给了 3101 常使用。公司与工厂协商后,我们暂借 3101 厂的学校学习。五山包还没有完工,学校却成了我们的求学之所,而崭新的校园仍在紧锣密鼓地构建之中。
那时学校初期的建设,学校南边几千平米的运动操场都有我们洒下的汗水。现在想想,那个名字起得很随意却也很贴切。向阳村,这个淳朴的名字,确实有些接地气,是职工家属区。花果山作为领导和机关干部的驻地,条件自然比向阳村要高级一些。每栋楼都有地下防空洞,还有医院、幼儿园和小学校。
五山包,五个山头最高处为学校高中部,真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学校与东面小学的是平房,我们每次都是爬坡上学的,路边不远处有两个大防空洞。
我记得建设后期发生塌方事件,有两名工程兵因条件不具备,塌方时时发生,等抢救出来,人都牺牲了。父亲当时也在场,他们是技术工人参与用手推车运输挖出的山石。消息一传出来,家属们都涌了过去,为自己家的男人着急。
母亲一听出事,腿都软了,她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眼神中充满了恐惧。“这可怎么办?” 母亲颤抖着声音说道。她让我在家看弟弟,和周边邻居一同跑去。
我看着母亲匆忙离去的背影,心中充满了担忧。“爸爸一定要没事啊。” 我默默祈祷着。
事后公司在学校的大操场上开隆重的追悼会,为在这里上学的孩子和附近家属做好防空预防,献出自己年轻生命的两位战士,我们都去了纪念他们。
每当我们走到这里,那个悲伤的故事情节都会展现在眼前。2018 年我回到这里,很多防空洞因历史原因封存起来,有些大的防空洞改为水果储藏地,这是后话。
新的高中大楼一建成,我们一下课就往那里跑,可以俯瞰整个区域。那个楼道扶手成为了我们小学生的滑梯,从四楼到一楼,大家排着队等待往下滑,实在是因为没有什么可玩的。我们的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仿佛找到了一片快乐的天地。
操场周围我们修建的树木,也成了我们讲故事的好去处。树不高,树杈却很多,我们坐在上面,晃荡着双腿,几个人躲在阴凉处,逐个讲着自己听到的故事,或是班里、学校里认识的人的八卦。我们的眼神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时而欢笑,时而惊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时间轻飘飘地过去,我们的生活却过得很沉重。房子的问题虽然解决了,新的难题却又接踵而至。家家生活都捉襟见肘,好在大家发现这里的土地肥沃,撒下种子就能成活,菜的味道也很好。只是吃不好肉和鸡蛋。
附近的农村人就拐着篮子来卖鸡蛋。刚开始的时候真便宜,一分、两分、三分一个鸡蛋,看大家需求多了,当地老乡也精了,最后涨到五分钱一个鸡蛋,后来开始收粮票,三斤、五斤、六斤、八斤、十斤、十二斤地方粮票换一斤鸡蛋。最后改为全国粮票。
那时,这确实帮助了不少家里人。我家小弟的口粮就是靠鸡蛋补充钙质。
小弟是 11 月份出生的,那时我 8 岁了。很多活都落在了我的身上,洗尿布、收拾屋子、扫地,照顾大弟弟,有时还要帮忙做饭。母亲坐完月子 56 天就去上班了。好在我放假,小弟弟白天就由我看着。中间母亲回来一次喂奶,我把饭做好,把菜洗好等父母回来做菜,这样能省些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