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最后的努力

伊里夫得知此事后,强撑着病弱的身体,写信给党中央,强烈要求为小加盟国增加权利。他坚信每个国家都应该享有平等的地位和权利,不应该因为大小而受到歧视或压迫。

尽管伊里夫成功地为小加盟国争取到了平等地位的权利,但对于大国沙文主义的存在,他却感到无力改变。

此时,他的双腿已经无法支撑他继续走动,更不用说去改变整个国家的现状。这使得北辰联邦的民族问题始终未能得到彻底解决。

然而,伊里夫并未因此而气馁,因为他深知大国沙文主义的最大支持者便是约瑟夫。对于约瑟夫的这种行径,伊里夫感到非常不满。

但此时的约瑟夫已牢牢掌控了委员会,得到了绝大多数委员的支持。能与约瑟夫抗衡的人寥寥无几,其中就包括达维奇和布哈林。

尽管如此,伊里夫却并不想求助于布哈林。原因无他,他担心一旦布哈林掌握权力后会失去控制。若布哈林真的失控,后果将不堪设想,甚至可能导致北辰联邦陷入危机。

在权衡利弊之后,伊里夫决定与达维奇接触。他希望借助达维奇来制约约瑟夫,并与之结成联盟共同对抗约瑟夫。

达维奇创立了赤军,成为了众人皆知的“赤军之父”,他在军队中的影响力不可小觑。不仅如此,达维奇在底层民众之间也享有良好声誉,这使得他拥有与约瑟夫一同竞争的实力。

然而,需要明确的是,如今的赤军已直接受党领导,不再像过去那样任由军阀随意调遣。这只能算是一个加分项,并不是掀桌子的底牌。

在伊里夫的支持下,达维奇和约瑟夫成为费伦之火政治舞台上旗鼓相当的对手。

当然,我们不得不怀疑,伊里夫刻意控制了达维奇的实力,避免达维奇的实力过度膨胀。

伊里夫对约瑟夫的性格并不满意,但他对达维奇的思维方式同样感到不满。

达维奇总是在不应该妥协的时候选择妥协,在不应该犹豫的时候表现出犹豫不决。在革命成功之前,他在妥协派和激进派之间摇摆不定;在签署《布列斯特和约》时,他在伊里夫和布哈林之间难以做出决定;而现在,情况依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