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娥可感动了,“年糕儿,你咋这么好啊?常娥姐姐鼻子都酸了。”
年糕儿:“这有啥?咱不都处成一家人了吗?大哥还帮小老板批发铺做了招牌呢,一分钱没收我的,我这就是传个话,帮忙买个东西,都算不上帮忙。再说了,常娥姐姐平时都没机会回家,要是能用这事儿拉近感情,一家人一块儿勤劳致富,这是多好的事儿啊。”
常娥点头:“是呢。”
最后常娥盘算了下,她给娘家嫂子们出价一块三,卖给年糕儿一块五,常娥自己一个包赚二毛钱辛苦费。
年糕儿当场答应了。
常娥当天晚上就跟赵明明商量了这事儿,赵明明第二天带着常娥借了电话,给常娥娘家打了电话,说了做包这事儿。
常家人不愧是能发财致富的一家人,常顺当天就骑着自行车赶了过来,把年糕儿特地留在家里的崽崽包拿回去,让大家方便照样子先做一个出来。
经过好几次的确认和试验后,大家最终确认下来的版面,比年糕儿身上背的那个略小一点儿。
因为这样的话,一尺布才刚好能裁剪出两片崽崽包的脸型,可以节约布料的成本。
年糕儿检查常顺送过来做出的第一个小包,跟她背的那个比了比,确实要小一点儿,但也就是一点儿,影响不大。
年糕儿当时就点头了:“行,就做这么大的就行。”
年文景在第二天中午就回镇上,年糕儿非常贴心地帮爸爸买了路上吃喝的食物。
按照年糕儿的话说,爸爸这趟来回折腾,是因为她要表演节目的关系,所以爸爸路上来回的吃食她得负责。
年文景那个激动啊,他终于能感受到了小闺女孝心啦!
年糕儿把吃的递给爸爸,“爸爸,你要是路上吃不完,不要给别人吃,带回去给妈妈和年初夏吃,知道不?”
年文景:“……知道了。”
年糕儿到哪儿都惦记着妈妈和初夏呢。
年糕儿把爸爸送走,才赶紧背上小书包去批发铺那边看看,等着到点儿了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