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在滨城的开疆拓土

辞礼 司小廿 1170 字 2个月前

宋辞是个不善于应酬的人,加上社恐,对外界的纷繁复杂没有太多的概念,接触的人是什么身份,什么地位,她全然不在意。

高官、富豪、平民、乞丐,在她眼中,大家都是人而已。

这并不夸张,看厌了家族纷争,恐于和人打交道,只想找一处净土,安安静静的生活,悲喜随心,生死无虑。做一个心如止水的人,这是宋辞曾经的追求。

之前,她在洛城见过市长柳志新,算是个高官。

彼时的宋辞,还带着初掌家族的生疏和窘迫,尚不能把这些关系处理的游刃有余,多亏季昀礼帮她筹谋。

此行见到了滨城市长,半年的时间,她经历了断崖式的成长,成竹在胸的自信和底气,处理不同层级的官商关系信手拈来。

她从内到外,散发着远超本身年龄的洒脱与睿智,让人惊叹又折服。

今天这一场局,面对杨书记,一位做久了高官的真正上位者,气场和威严是融到骨子里的。面带从容的淡笑,声音低沉温和,在儒雅的表象之下,藏着不同寻常的铁血手腕。

生在宋家,了解家族荣辱兴衰,从小饱读史书,宋辞最懂一将功成万骨枯的道理。坐在杨书记这个位置上,不仅是阅人无数,定然也是对官场、商场的一切厮杀司空见惯,他的不怒自威和面不改色,不是刻意训练出来的,而是几十年官场阅历的积淀。

面对这样一个人,宋辞不带有任何心机套路,唯有真实。

席间没有外人,北省杨书记,滨城市长,以及他们的同行秘书,加上宋家三姐弟。

各自介绍问好后,杨书记叹道:“我和祺政是有些交情的,最早认识的时候,我还是个小科员,你也还没出生,岁月不饶人,小十三都能掌家了。祺政该感到欣慰。”

不等宋辞回话,杨书记继续道:“我与祺政同年,长他半岁,你叫我杨伯伯就好,用不着太客套。”

“杨伯伯,我父亲生前提到过您,说您是他的好友。父亲和长姐亡故,小辞虽无能,但不得不担着这份家业。今天拜访杨伯伯,不光是为了公事,也是感谢您对父亲的挂念,感恩您那些年对宋家的照拂。”

杨书记轻轻摇头,神情中带着些许的惋惜:“祺政是个正直的人,是个文韬武略的大才,你的长姐宋滔,我见过,也是有气魄和胆识的孩子。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