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辰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慨。这个小屋见证了他许多年的奋斗和成长,每一处角落都充满了回忆。他轻轻抚摸着那张旧书桌,上面还摆放着他曾经熬夜苦读的书籍和笔记,看着墙面上发黄的海报。
他坐在书桌前,打开了抽屉,里面放着一些旧信件和照片。信件是他初中时期的朋友写给他的,每一封都承载着深厚的友情和青春的记忆。照片则是他和朋友们的合影,那些笑脸如今依旧清晰,仿佛时间从未流逝这些都是来自原主身体内的记忆,不应该说就是江辰的。
江辰拿起一张照片,是毕业典礼上班级的合影。大家笑得如此灿烂,那是对未来充满希望的笑容。他轻轻抚摸着照片,心中不禁感慨万千。老周现在还是一名教师,依然做着辛勤的园丁,而他自己则已经成为了修炼者,成为了道门的掌门,在两人的生活轨迹已经大不相同。
江辰站起身,走到窗边,推开窗户,让新鲜的空气和阳光洒进屋内。他深吸一口气,感受着久违的宁静。这个小屋虽然简陋,但却是他心灵的避风港。在这里,他可以暂时放下外界的纷扰,找回内心的平静。
他决定在这个小屋里度过几天,好好整理一下自己的思绪。江辰开始整理房间,将那些旧书和笔记重新翻阅,每一页都让他回忆起过去的点点滴滴。他还开始整理自己的衣物,将不再需要的东西清理出去,只留下那些对他有特殊意义的物品。
在整理过程中,江辰发现了一本旧日记本。他翻开日记本,一页页地阅读着自己曾经的心声。那些关于梦想、爱情、友情的文字,让他仿佛又回到了那个青涩的年代。他看到了来自原主曾经的迷茫和挣扎,也看到了原主一步步成长的足迹。
几天后,江辰收拾好行李,准备离开这个小屋。他站在门口,回头望了一眼,心中充满了不舍。这个小屋见证了他的成长,也承载了他的梦想。他记得自己第一次来到这里时,是一个孤独的少年,对未来充满了迷茫和恐惧。但是,在这个小屋里,他找到了温暖和安慰,也找到了自己的梦想和方向。在这里,他学会了读书、写字、画画,也学会了如何去爱和被爱。这里的每一个角落都有他的足迹和回忆,他无法想象自己离开后这里会变得怎样。
江辰关上门,来到了红星孤儿院,这正是原主从小生活的地方。江辰其实很多次都有过想来这里的冲动,那是他当初还是职业者时的想法,想来应该是身体内原主的灵魂执念所驱动的吧。而江辰其实并不敢去,因为他这个冒牌货怕露馅。他害怕被人发现自己不是真正的江辰,害怕被人赶出这个地方。
而如今,江辰念头通达,想要了结一些原主身上的因果,也是想看一看原主长大的地方。他想要看看这个曾经给予原主温暖和关爱的地方,想要感受一下原主曾经的生活和心情。他他想要感受一下原主的心情和感受,也想要为原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江辰走到了孤儿院所在的街道,只见前面乱哄哄的,孤儿院的门口停着两辆推土机,还有很多戴着安全帽的施工人员似乎把孤儿院周边围了起来。一群人正在孤儿院门口对峙着,一方是带着一个安全帽身穿西装的管理人员,而另一个则是孤儿院的院长刘奶奶,江辰看到刘奶奶,许多存在于原主身体内的记忆顿时冒了出来。充斥在江辰的脑海中。
前方的人突然推搡了起来。眼看院长刘奶奶就要被推到了地上,看到这一幕的江辰,心中的无名之火用上了心头。此时江辰内的另一个残魂似乎再向江辰发出请求。江辰明白这是原主没有完全消散的灵魂在恳求他出手帮忙。
江辰心中的怒火如同被点燃的火药,瞬间爆发。他大步流星地走向人群,眼神坚定,步伐沉稳。他的出现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推搡动作也暂时停了下来。
“你们这是在做什么?”江辰的声音冷冽,如同冬日里的寒风,刺骨而清晰。
施工人员的领头人,一个身材魁梧的中年男子,戴着安全帽,一脸不屑地看着江辰:“你是谁?这里没你的事,快滚开!”
江辰没有理会他的威胁,而是直接走到刘奶奶的身边,扶起了她。刘奶奶虽然年事已高,但眼神中依然透露出慈祥和蔼的目光。她看着江辰,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变成了激动。“小辰,是你?你回来了?你这些年都去哪里了?可让奶奶担心死了。”刘奶奶的声音带着颤抖,但更多的是惊喜。眼睛竟满满的溢出了泪水。
江辰的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轻轻握住刘奶奶的手,柔声安慰道:“奶奶,我回来了。这些年我一直去了外面游历,所以没能赶回来,让您担心了。现在我终于有能力回来照顾您和孤儿院的孩子们了。”
刘奶奶紧紧抓住江辰的手,仿佛怕他再次消失:“小辰,你长大了,变得这么坚强。奶奶很高兴,但你不应该卷入我们的麻烦。”
江辰摇了摇头,坚定地说:“奶奶,孤儿院就是我的家,我不能坐视不管。我会保护我们的家,不会让任何人伤害它。”
这时,施工人员的领头人走了过来,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不耐烦:“小子,我劝你最好别多管闲事。我们是有合法手续的,你们孤儿院占用了公共用地,必须搬迁。”
江辰冷冷地看着他:“合法手续?你们有出示过任何文件吗?有政府的拆迁通知吗?”
领头人一愣,随即恼羞成怒:“你懂什么?我们是按照规定办事,不需要向你解释。”
江辰不为所动,他转身对围观的群众说:“大家看看,这些所谓的拆迁人员,连最基本的文件都没有,就敢来强拆孤儿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