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说得简单,但是你们有没有想过,距离我们最近的黑洞盖亚BH1与我们的真实距离?这个位于蛇夫座方向的黑洞,距离我们大约是1600光年!要想派遣飞船过去,恐怕等飞船走了一个来回,我们都不知道过了多少代人了。”
“其实也不能这样算,并且我们的星系中或许可能存在数百万个有恒星质量的黑洞,找它们比较麻烦,是因为这些黑洞没有伴星,就像盖亚BH1也是因为有伴星,才被找到。”
“黑洞与恒星之间的高能相互作用使其更容易被探测,但是各位不要忘记,最初的恒星在成为黑洞之后,按照理论研究,它的质量会是恒星的20倍,并且寿命只有数百万年。
对于一个恒星而言,这是一个非常短的寿命,当我们观察到这个黑洞,并且决定赶往这个黑洞的时候,或许当我们的飞船抵达,这处黑洞要么已经移动扩张,要么已经消失。”
“其实也不需要那么严重,我们只需要找到一个普通的史瓦西黑洞就行。”
“那谁能解决飞船问题?这就是我认为你们理论派永远改不了的毛病,不以实际出发!”
“现在我们不就是在商议如何解决路程问题吗?而且我们不去思索,前人没有思索,全要等后来人他们去思考?那我们人类的文明进程如何向前?!”
“以现有的宇宙飞船技术,是不可能支持黑洞电池技术落地的,至少我们要能够实现在太阳系内部的无压力、快速穿梭,才有机会……”
“那我们大可以自己建造一个亚原子黑洞能量源,它可以支持飞船进行足够长时间的星际旅行,并且只要材料允许,它也能够将宇宙飞船加速达到相对论允许的最高速度!”
“只要材料允许?我们要是能够研发出这种材料,蓝星都能够彻底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