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成国内任何一个单位,谁承办这两场演出活动,下场都得凉。
组织方绝对扛不住这么广泛的质疑,上面必然要追究相关责任。
弄不好啊,今后这模特大赛就别办了,彻底散摊子。
可就是因为“远来的和尚会念经”,皮尔卡顿公司作为法国知名的国际品牌,在国内服装领域的地位已经被神化了。
大师因为在国际时尚行业地位显赫,又屡获大奖,本人专业素养和声誉也无人可以质疑。
皮尔卡顿为此专门召开了一次记者招待会,大师从服装专业的角度解释了一下,顺带还给国内普及了些许国际上迪斯科的流行趋势,社会上的噪音和干扰就立刻降低了不少。
谁让国内的时尚业就是人家给传进来的,手把手教会的呢?
国内的服装业,实在找不出一个足够份量的人物能跟大师叫板的,或者说能平等论道的。
甚至因为今年在金陵刚刚发生了一起美院的人体模特被逼疯的悲剧,不乏有服装行业的从业人员和艺术院校的师生,主动替大师站台发声。
这些人齐声抱怨国内思想太守旧,排斥一切外来事物和新兴事物。
有人还借用了刘海粟大师的话,说“关于模特的斗争,七十年前就在华夏大地上掀起过一场轩然大波。七十年后的今天,模特的处境怎么仍然这样艰难?这说明我们反封建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随后,社会舆论就发生了奇妙的转变,支持与反对的力量开始此消彼长。
这种时候,或许是考虑到皮尔卡顿公司进入内地后,对于国内纺织业和服装业的发展,确实贡献颇大。
再加上大师通过这届比赛选拔出的国内模特,即将被其带出国门,登上世界的时尚舞台。
这也是有利于共和国树立良好国际形象的难得机会。
上面便给了一句“对待新兴事物只有先充分了解,才能客观评价。不要因为国情不同,动不动就扣帽子,更不要少见多怪”的指示。
就把这场演出风波,文化争论平息了。
于是就连张嫱也顺带沾光了,由于她的演出和时装表演“捆绑”在了一起,等于无意中,也获得了官方默许的一张通行证。
这么一来,她就终于得到了跻身主流舞台的机会,走入了新闻媒体的镜头。
先是广播电台先找上门来,邀请张嫱做了一期节目。
节目中除了穿插播放张嫱专辑里的那些歌曲,就是个人访谈环节。
聊她的个人生活,聊她是怎么开始步入歌坛的。
是怎么有幸得到在国内时尚盛会上献唱的机会的。
问她的演出获得了观众如此热情的追捧,又是什么感觉。
紧跟着就是几家京城报纸和音乐杂志争先恐后,来给张嫱采访,拍照。
随后又是京城电视台来邀请张嫱参加一场首体举办,现场直播的文艺晚会。
虽然劳务费和演出费,都没几个钱。
可张嫱却因为这些登上官媒的机会,开始被大众认识。
用后来的话说,就是在乐坛正式占据了一把交椅,勐涨人气,疯狂圈粉。
她的专辑磁带也因为这些综合因素,在全国范围持续热销,掀起了一股迪斯科流行风。
或许以“一夜成名”来评价张嫱出道的经过,是有些夸张的。
但要说她一月之内红遍大江南北,凭借一人之力在全国掀起了一场“舞会”,这却是不争的事实。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原有历史中的张嫱在舞台上最大的缺陷就是互动性和表现力欠佳。
明明走的是迪斯科曲风,她却很少有载歌载舞的时候,几乎永远只唱不跳。
那其实不是因为她不爱跳,不想跳,不能跳。
真正的原因除了她正式登上官方舞台时年龄已经过大之外,也有年轻时被舆论反复打压,不敢任性发挥的原因。
但这辈子就不一样了,正值年轻的她,完全可以随意发挥青春的舞动。
就像她首张专辑的名字一样,是真的无敌了。
很快,不但张嫱走在大街上都能被别人认出来,饭馆里吃顿饭也会被人围观了。
就连她演出的马克西姆餐厅,每天晚上门口也都聚集着少则几十,多则上百的歌迷。
那些人,多数都是从媒体曝光的消息里知道张嫱在这儿固定演出,希望能有幸看她一眼,要张签名的高中生和大学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当然,也不乏有些人为一睹张嫱的现场演出,跑到马克西姆餐厅来消费的。
于是马克西姆餐厅的夜晚就更热闹了。
哪怕不是周末,基本上过了晚七点半,也就满座了。
俨然成了京城买卖最红火,也最知名的西餐厅,和其他西餐厅全面拉开差距。
不但经营上再没有亏损的风险,而且开始大把捞银子了。
要说起来还多亏张嫱家住的是张嫱妈妈乐团里分的房。
她们这个大杂院,各家各户几乎全是搞音乐的。
所以作为圈儿里人,邻居们对这种事儿司空见惯,不是太在乎。
否则的话,那张嫱也就真的没了安宁,怕是连待在家里也会不堪其扰呢。
到了7月份的时候,张嫱的磁带在京城已经销售一空了,异地的销售情况也是即将货源殆尽。
张嫱越发忙碌,除了平日演出和接受采访,也已经开始为“天坛书市”的演出而排练。
这个时候,不管张嫱自己意识到没有,不管她有没有去过外地登台亮相,不管她有没有歌舞团的正式编制。
她都已经是当之无愧的当代流行乐坛顶流了。
也是这个时候,冯朝年终于坐不住了,主动找上门来跟宁卫民商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