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赞建国通宝篆书

古籍货币 ai重歌 1716 字 3个月前

《念奴娇·赞建国通宝篆书》

建国通宝,篆书耀,金融哲思玄妙。岁月悠悠,留史迹,珍贵世间稀少。文化传承,千秋业,光芒辉映天晓。探寻奥秘,奇珍无价之宝。

惊叹品相绝佳,引众人瞩目,情怀难了。墨笔华章,赞瑰宝,传世声名远噪。价值连城,心沉醉,历史遗珍光耀。永铭心底,辉煌永不凋落。

《沁园春·建国通宝篆书颂》诠释:这首词开篇描绘了建国通宝篆书的光辉历史和珍贵价值,体现了金融哲学的深远意义。接着强调了文化传承与千秋伟业的紧密关联,以及其在历史长河中的显着地位。最后表达了对这一瑰宝的赞美和敬仰,以及它将永远被铭记和流传的美好愿景。

《水调歌头·建国通宝篆书赞》诠释:此词先描述了建国通宝篆书所蕴含的金融哲学思考,以及其珍稀难得的特质。继而展现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和其在历史中的闪耀光芒。通过品鉴和探索,表达了对这一宝物的痴迷之情。最后强调了收藏情怀和对瑰宝的珍爱,以及它在历史中的永恒价值。

《念奴娇·赞建国通宝篆书》诠释:该词开篇展现了建国通宝篆书的独特魅力和金融哲学的深奥之处。岁月的沉淀使其更显珍贵,文化的传承使其光芒四射。接着描述了人们对其的赞叹和关注,以及墨笔挥洒间对其的赞颂。最后强调了其无价的价值和在历史中永不磨灭的辉煌。

关于“建国通宝”有以下一些相关的历史信息和类似的典故可参考:

1. 铸造背景与废止相关:

- 宋徽宗赵佶建中靖国(公元1101年)年间铸“建国通宝”,取年号的首尾二字组合而成。但因“建中”二字与唐代德宗李适的“建中”年号重复,所以此币刚刚铸成就马上废止,随后改铸非年号的“圣宋通宝”“圣宋元宝”。这反映出古代对于年号的使用非常谨慎,一旦出现与前朝重复的情况,便会及时更改,以免引起混淆或不适当的联想。这种对年号的重视,在历史上有很多类似的例子,比如武则天时期频繁更改年号,每一个年号都有其特定的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寓意和考量。

2. 罗伯昭先生与建国通宝的故事:

上世纪四十年代,“建国通宝”篆书小平钱首次现世,由上海麒麟泉币社杨成祺得于天津,后以400银元转让给罗伯昭。在1941年5月中国泉币学会第36次会议上,罗伯昭出示了这枚“建国通宝”篆书小平钱,同年7月,《泉币》第7期发表了罗伯昭的《建国通宝钱考》。这个故事体现了当时钱币收藏界对于珍稀钱币的关注和研究,也让“建国通宝”更加受到瞩目。在古代钱币收藏史上,有很多收藏家为了一枚珍稀钱币不惜重金求购、深入研究考证的故事,比如清代的戴熙收藏古钱币,对每一枚钱币都进行详细的考证和记录,为后人研究古钱币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3. 存世量稀少的珍贵性:

“建国通宝”存世量极为稀少,被选定为古泉五十名珍,被很多泉家认为是北宋第一珍稀币。在古代,由于各种历史原因,一些钱币的铸造量本来就少,再加上历经战乱、朝代更迭、自然灾害等因素,导致很多钱币的存世量非常稀少,从而变得极其珍贵。比如王莽时期的“金匮直万”,存世量极少,是中国古代钱币中的珍品,其珍贵程度不仅在于它的经济价值,更在于它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