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4章 上位,不择手段

诡三国 马月猴年 2952 字 4个月前

骠骑常常觉得没钱,因为他的钱大部分都花出去了。像是楼船,就没多余的钱去造,造了几艘做样子之后,也就没有组建成规模水军的举措后续计划,一直都拖着,直到蔡和前来商谈,斐潜才算是找到了一个合作商。

还有长安城内的未央宫,也是一直都没能完全修复。

骠骑又不住宫内,能保持不塌,就算是不错了。

骠骑的钱也很多,说起来他的钱财都是来源于其他人的剩余劳动,换句话说,骠骑就当下的大地主阶级。

按照道理来说,曹操才算是最大的那个地主。毕竟在山东的那些区域,豫州冀州青州徐州一带,平坦肥沃,耕田众多。

可问题是曹操并不能直接收取这些田亩上面的收成,他需要过一手……

一块肥肉,过一手之后,是沾走了一些油水,还是被割走了一块油脂,那就不好说了。

对于斐潜来说,不管是在关中,还是在平阳,那些无主的土地,都是直接屯田的,并且即便是过一手的那些土地,士族也不敢隐瞒什么,因为上一次企图隐瞒的,都已经被吊在了路灯上。

那么骠骑既然是地主阶级,所以就应该自己找个路灯,将自己挂上去?

并不是,因为骠骑这是带有华夏特色的地主阶级。

嗯……

骠骑之下的士族也觉得自己没有钱,但是他们实际上平日里面的吃穿用度远远超过了骠骑,甚至是铺张浪费,尤以为不足,觉得抠嗖嗖的,每日开销起来好紧张,六百五的伙食费怎么够,能吃什么?

包个胡姬,每个月就要好几万了罢,而且有时候还不能只有一个,再加上包辆车,又是几万,然后还要一大堆的仆人随从,要不然就会被其他人看不起……

哎呀,这钱,真不经花。

经济越好,便是越多花钱的地方。

越是花钱便越是感觉钱不够花。

怎么办?

土地里面的亩产每年大体上是定量的,即便是稳步上升,也不可能能扛得住没有任何消费计划的铺张浪费,手一抖,卡一刷,回过头一看,没钱了……

怎么办!

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打工才几个钱……

关中三辅粮食亩产高,农夫有余钱,市场经济活泛,经济价值提升,反过来刺激了农夫想要种更好的地,打更多的粮食去换更多的钱。

这是一个正循环,至于负循环么……

就像是上面那种消费无节制的了。

再加上新产业老产业的问题,缺钱了,大聪明就来了。

觉得干嘛要让贱民有钱,为什么不将价格压得低低的,然后全数收到了自己手中,然后高价卖出去,不就是自己立刻钱多多了么?

为什么要走正规的路子,正规路子有几个钱?

自己私底下搞,不是来钱更快么?

只是可惜这些大聪明,在掉进钱眼里面的时候,忘记了一件事情。

仅凭大聪明是创造不了价值的,更多的剩余价值要依靠那些不怎么聪明,甚至可以说是愚笨的普通百姓创造出来的。但是再怎样愚笨的百姓,也会有情感,也懂得趋利避害,当发现他们自己的辛劳不成正比的时候,他们就会躺平了,就像是大锅饭一样,那么经济就不但是没有增长,而且还会进入各种衰退。

习惯吃现成的,会有心思去创新么?

斐潜的做法,就是不断的推动正循环,而对于企图耍聪明的,一律进行处罚。

可即便是再怎样严格的律法,也一样有人去挑战底线。再怎样的重申责罚,将律法怎样的展示公告,年年岁岁,古今中外,依旧有大批大批的人犯罪,被捕,服刑,甚至死亡。

这些人算是聪明的,还是算愚笨的?

太原王氏搞的走私行为,就不能算是太聪明了。

只能算是小聪明。

至于为什么走私,那是因为王怀缺钱。

原本的产业垮了,而人总是要吃饭么……

当然,除了缺钱之外,他也谋划着些事情,而要推动那些事情,也同样需要钱。

太原王氏王允虽然死了,但是其他的旁系王氏也不算是太差,可现在问题是王怀想要王英的爵位,那么就必然要做些事情,而要做事情,就必须要有人,而想要手下有人,就要拿出钱粮来。

归根结底,就是缺钱。

这年头,画的饼只能勉强应对一时,那有一生都画饼的?

而想要短时间汇集大量的钱粮……

便是只有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了,靠着边境吃走私了。

只要能确保自己在位置上,那么自然就变得了不择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