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向大佬推销项目

全家只有杜思学一人有收入,就算私下从事些补习任务,也早已入不敷出,负债累累。

杜丽云在京城求学期间,所有的费用开支都是自己勤工俭学赚的。

就连毕业后,也接连贴补了家里长达好几年。

杜思学一直想辞职单干,但老娘就是不同意,就觉得儿子的铁饭碗最重要。

后两位老人因病陆续离世,杜思学才裸辞公职,创办思学教育。

杨晓帆上学的时候,也曾省下津贴,给杜丽云寄过几次钱。

后杜丽云全部寄回,并来信婉言谢绝,言道数量“不够”,还笑说,“你攒着,以后娶媳妇吧。”

“云姐,这一世,给你一个够的。”这就是杨晓帆提前激活杜思学的主要原因。

三人坐好后,气氛似乎有点凝重,张姨进来送了一盘苹果,出去时反身将门带好。

杜思学有些玩味地看着杨晓帆,等着他的开口。

杜丽云也手足无措地看着杨晓帆,她确实有点紧张。

杨晓帆微笑着说:“叔叔,丽云,长话简说直说,我想赚钱,需要你们的帮助。”

这句话多少有点出乎杜思学的判断,他反而来了兴趣。

这句话也让杜丽云摆脱了一些紧张,智慧也重新慢慢占领头脑高地。

还是从那袋比较酸的橘子说起,杨晓帆详细介绍了前因后果,而需要钱的原因也没有隐瞒。

就是买房,上大学自用,还有计划寒假全国游,等等。

除了没提状元笔记的事,连和老杨商量的结果,都说了。

过于直白直接的叙述,有的时候显得不够礼貌,缺乏城府,而有的时候则代表坦诚,彰显活力,表达信任。

杨晓帆知道,面对杜思学这样的人物,“假、大、空”没有任何意义。

虽然人家现在的身份,是一个普通的中学数学老师,但心智过人,胸有韬略。

在后世竞争那么复杂的情况下,都能突围而出,绝非常人。

“叔叔,丽云,我通过报纸上文章和广告,了解到京城和魔都,已经有了很多正规的培训教育机构,这说明国家是允许的。”

“通过初步调查,我们柳水地区目前市面上,没有任何一家专业教育机构。”

“但柳水历来重视教育,连续多年高考成绩优异。今年更是有望再创佳绩,开展培训教育的空间很大,市场潜力很大,需求很好。”

“我想,做小不如做大,做假不如做真,做短不如做长。开始只想假期和同学们实践锻炼一下,搞个补习班,赚点小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