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走到魏广德书案对面,躬身小声说道:“老爷,兵部谭大人派人送来一份文书,是直接交到我手里,让我交给你。”
“嗯?”
魏广德愣了愣,伸手就从芦布手里接过那份文书。
这份文书应该说属于兵部那边的文件,没有通过司礼监登记再转到内阁,那就不属于正式上奏。
对于这样的事儿,以往都是私下里,几个人当面说,可没有出现递过来文书却不走正常流程的情况。
拿到手里,魏广德快速打开翻看,随即就明白过来。
手里的文书是一份抄本,是戚继光接任辽东总兵官后上的一份治理辽东的韬略。
对于辽东,戚继光在了解辽东的情况后,觉得原本的分而治之的策略是对的,所以并没有多话,而且他是总兵官,负责女真诸部的是辽东巡抚,他也就是管着怎么打仗,自然也不会主动涉及其中。
即便辽东一直都是实行军事管制,可在辽东最大的还是辽东巡抚。
他这份文书的主要内容,其实是明军在抓获王杲后,如何剿灭王杲残部。
王杲虽然已经授首,可是王杲的两个儿子还在,明军大军压境的过程中,两个儿子一个躲在察哈尔,另一个则销声匿迹,完全隐藏在辽东茫茫大山里。
东北那边地形复杂,除了大家熟悉的大、小兴安岭,长白山,还有外兴安岭等等,此时严格说起来都算是在大明朝的控制之下。
因为这些地区居住的女真部族,原则上还是臣服于大明的,他们占据的这些地方,自然也是大明的疆域。
而这次,戚继光发回兵部的公文,就是他对如何处决王杲两个儿子和残部的想法。
王杲早就已经在京城被处决,时间过去这么久,他留下的两个儿子也都重新露头,开始召集旧部打算东山再起。
不管怎么说,王杲家族也算是女真部族里的望族,原先明军剿灭古勒寨后,也对其他几处城寨进行了围剿,不过明军到达的时候,王杲残部许多人已经逃进山林躲藏起来,明军之后的成果并不大。
现在王杲之子阿台和阿海已经冒出头来,阿台回到了被明军一把火烧掉的古勒城,而阿海则去了沙济城,重新竖起了大旗。
在辽东,现在意见已经分成了两派,一是应该趁王杲残部羽翼未丰时尽快剿灭,斩草除根,二就是戚继光的打算,那就是放任阿台和阿海,等他们纠集旧部以后再出手。
同时,留下阿台和阿海,还可以趁机查明女真各部中有多少人还和王杲私底下有勾结,以便于朝廷接下来一网打尽。
戚继光就是支持第二条派系的,而他压着不发兵围剿,自然免不得受到对方派系的攻击。
这段时间里,辽东军政官员因为这件事儿吵得不可开交,辽东巡抚张学颜也迟迟拿不定主意。
戚继光是见识过文官厉害的,笔如刀可不是夸张。
想想当初还在剿倭的俞大猷,可不就因为某些人传言他通倭,直接从浙江总兵官的位置被人拿下。
要不是俞大猷福大命大,京城有人保他,现在坟头草都三尺高了。
说俞大猷通倭,那时候的浙江,除了那几位,谁都不会相信,因为有俞大猷在,倭寇在浙江根本不敢造次。
因为有前车之鉴,所以这次面对和文官的纷争,戚继光第一时间选择先向兵部上报此事。
显然,他是支持第二条意见的,而辽东的文官,从督粮道到御史,大多支持第一条,要求尽快剿灭王杲残部,不留丝毫隐含。
这或许又是辽东一次小小的文武之争吧。
戚继光为了保险,把分歧捅到兵部来了,等待兵部的指示。
到时候,有了兵部背书,不管选择哪一条,事后都不会有麻烦找到他身上。
完全没有自主的权利,这或许就是明朝武将的悲哀,一切只能看文官老爷的意思行事,而不能纯粹从军事角度思考问题。
魏广德看完文书,略做思考就问道:“兵部的人在外面等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