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能让这个部族改变对大明的态度,可是对于整个蒙古来说,这样的部族太多了。
而且,蒙古各部族之间本身也并非铁板一块,他们内部一样充满各种矛盾。
或许,是为了一片草场,又或许,是部族之间历史恩怨,亦或者,仅仅是部族族长之间相互看不顺眼。
如果杨选抓住的是俺答汗最看重的儿子辛爱台吉的话,应该可以避免两国大战,可是小规模的冲突也是难以避免的。
“现在和杨选关系亲近的人,都在游说说年初杨博送入京城的情报是准确的,俺答汗今岁开始或许会全力攻打辽东地区,想要完全占领那里。
否则,蓟镇大军当初要是进入辽东,就不会有今日一败。”
殷士谵开口说道。
今日进了裕王府后,屋里说话的主要就是殷士谵和魏广德,倒是张居正很是安静。
不过众人也知道这是为什么,当初杨照为了升为辽东总兵官,可是没少派人送礼,请张居正在徐阶那里说项。
现在因杨照莽撞坏事儿,张居正自然也是很不好受,担心在裕王心里留下一个识人不明的印象。
“要按那说法,这一战或许鞑子就不会去辽东打,而是直接攻打蓟镇边墙了。”
魏广德摇头笑道,“俺答汗不会不懂得避实击虚的道理,仗都想要打赢,自然就得逮着软柿子捏,才能保证胜利,军队士气也会因此高涨。”
说实话,要判断蒙古人的进攻方向,是真的很难。
和汉人军队打仗不同,要攻打某个方向,必然需要事前在该区域储备粮草,以供大军消耗所需,而蒙古人却是不同。
他们的军队作战主力以骑兵为主,后勤则是驱赶着羊群的部落族人。
士卒在前面打仗,部落族人就负责驱赶羊群和搬运抢掠的物资,机动性确实比汉人军队强很多。
今日你看他集合往辽东去,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调头南下攻打蓟镇,实在是防不胜防。
所以,杨博的看法,紧守边墙和死守城池,以目前明军的战力来说,也是比较合适的战法选择。
至极妄想毕其功于一役,还是省省吧,鞑子不会给明军调兵遣将的时间,也不会把自家主力集合在一起等着明军来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明长城的修建,虽然看似保护了汉人的安全,让人们可以安居乐业,可是确实影响了朝廷官军,不管是因为有了城墙而不思进取,还是处处设防处处漏洞。
明军到了中后期,整体战力下滑严重,虽还不至于完全不敌,可总是找不到合适的战法,所以一直显得很是被动。
魏广德其实也不知道该怎么对付草原骑兵,实在是觉得他们滑不溜秋的,除非他们愿意,否则根本就不会和你交战,而是直接远遁。
想想当年朱元璋时期,还有朱棣时候,数次北伐草原消耗大量的国力,虽然有喜人的战绩,却都没有从根本上消灭蒙古人主力。
“杨博大人求稳是对的。”
终于,好半天都沉默的张居正也说话了,支持魏广德的看法。
杨照那事儿,和他有些责任,不过那都是台面下的。
朝廷要追责,还真查不到他头上。
可张居正在得到辽东战败消息后,还是很自责,因为他觉得自己责任很大。
想到之前魏广德曾经三番五次的劝告,结果自己都没听,不仅害了数千条无辜性命,更是让朝廷陷入危机当中。
或许,当时换成其他将领,虽然也会追出关去,但绝不会追出去那么远,鞑子自然就无法设伏,他们也不会因此惨死。
听了张居正的话,魏广德笑着点头,也不知道是在赞同还是在谢他声援。
“正如杨尚书的设想,即便我大明再有几场这样的损失也无所谓,我天朝上国人口众多,地大物博,要补充恢复实力还是轻而易举的,所花的不过区区数年时间。
只要严防死守边境城池,鞑子就会因为毫无所获而不得不撤兵,如果他们敢轻车简从绕过边境城池深入内陆,那不过是自取死路,那才是谋划如何消灭他们的时候。
不过这些,首先得是对方出错。”
魏广德接话道。
裕王这会儿插话道:“你也支持杨博,担心蓟镇精兵去了辽东,鞑子会趁机进攻蓟镇?”
“完全可能。就如我之前所说,鞑子最大的优势就是来去如风,今日还在辽东,可明日或许就在蓟镇边墙外出现。”
魏广德答道,不过想到此时裕王或许还处于对朝政的摸索阶段,所以又补充道:“不管辽东战局如何糟糕,京师安危都是最重要的,是事关天下的大事儿,稍有不慎,就可能举国震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