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妃,这李白之诗,真是豪放不羁,字字珠玑,让人拍案叫绝!”李世民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李白才华的赞赏与敬仰。晓晓闻言,咯咯地笑了起来,她的笑声清脆悦耳,如同山间的清泉,让人心情愉悦。她那双明亮的眼睛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仿佛能洞察一切。她轻轻地接过李世民手中的诗集,细细品味着其中的诗句,然后说道:“皇上,您说得没错,李白的诗确实厉害。尤其是那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真是气魄非凡,让人心生敬佩!”
李世民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抹赞赏之色。他深知晓晓的才情与智慧,她的每一句话都充满了深意。他继续说道:“朕也觉得此句甚佳,透着一股豁达与自信。李白此人,真乃千古奇才也!他的诗歌不仅表达了他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悟,更展现了他那超凡脱俗的才华和魅力。”
晓晓眨了眨眼睛,调皮地看着李世民。她似乎对这个问题充满了好奇和期待。她问道:“那皇上,您说说看,如果李白生活在您的大唐时代,他能当个什么官呢?”李世民闻言陷入了沉思之中。他深知李白的才华横溢和性格桀骜不驯,这样的性格在官场中或许难以立足。但他更清楚的是,李白的才华是无人能及的。于是他缓缓说道:“以他之才,或许能为朕之肱骨之臣,共论天下大事,吟诗作赋。但也有可能,他更愿意游走于山水之间,以诗酒为伴,逍遥自在。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和梦想嘛!”
晓晓听了李世民的话,忍不住反驳道:“哼,那可不一定哦!说不定他既有治国之才,又有诗人之骨呢?他或许能在官场中展现他的才华和智慧,同时也能保持他那份独特的个性和魅力。不过话说回来,如果他真的不愿意当官的话,那也就只能随他去了。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嘛!”
李世民笑了笑,宠溺地看着晓晓。他深知晓晓的善良与纯真,她的每一句话都充满了对人生的热爱和追求。他轻轻地搂住晓晓的肩膀,两人共同沉浸在诗意的氛围中。他说道:“爱妃所言极是。只是这李白之诗,于今时今日读来仍能让人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他的才华和魅力跨越了时空的界限,成为了永恒的经典。咱们以后可以多研究研究他的诗,说不定还能从中领悟到更多的人生智慧呢!”
晓晓靠在李世民的肩膀上,感受着他温暖的怀抱和坚定的支持。她轻轻地说道:“皇上,那咱们以后多研究研究李白的诗吧。我相信在他的诗歌中,我们一定能够找到更多的人生智慧和感悟。同时,我也希望我们能够像李白那样,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共同创造属于我们的美好未来。”
李世民闻言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紧紧地搂住晓晓的肩膀,眼中闪烁着温柔的光芒。他说道:“甚好甚好。有你在朕身边陪伴左右,朕愿与你一同品味诗词之美、共赏人生百态。让我们携手共度余生,共同书写属于我们的传奇故事吧!”
阳光渐渐爬上了两人的肩头,为这份静谧的时光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晓晓从茶几上拿起一块精致的糕点,递到李世民嘴边,他笑着张口接过,两人相视一笑,默契无需多言。
“皇上,您可知,李白的诗中不仅有壮志豪情,更有细腻温婉之处。比如那首《静夜思》,简简单单的几句,便勾勒出了游子思乡之情,让人感同身受。”晓晓边说边翻动着诗集,寻找着那首经典之作。
李世民接过诗集,细细品读起来,眉头微蹙,似乎在体会诗中那份淡淡的哀愁与深深的思念。片刻后,他轻轻放下书,叹息道:“确实如此,李白之诗,如同他的人生,既有豪放不羁的一面,也有细腻敏感之时。这正是他能够成为千古传颂的诗仙之因。”
晓晓点头赞同,两人继续聊着诗词歌赋,偶尔还会穿插些宫廷趣事,笑声在客厅中回荡,温暖而幸福。窗外的阳光逐渐西斜,将两人的影子拉得越来越长,却依旧紧紧相依,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只留下这份难得的宁静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