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蓁蓁轻点螓首,表示赞同,“皇上所言极是,无论欣嫔妹妹所生是男是女。”
“皆是皇上的骨肉,都会为皇室带来无尽的福泽与祥瑞。”
紧接着,她话锋一转,提及了大公主的婚事。
雍正微微皱眉,稍作思索后答道,“关于张廷玉之子,朕也略有耳闻。”
“此人据说品行端方、才华出众,倒不失为一个良婿人选。”
“只是……婚姻大事,还需慎重考虑才行。”
说到此处,他不禁长叹一声,“唉,想当年欣嫔初入宫时,也是如花似玉的年纪。”
“这些年来,她尽心尽力地侍奉朕左右,朕却未能给予她更多的恩宠与关怀,实在是对她有所亏欠啊!”
苏蓁蓁连忙宽慰道,“皇上切莫自责,欣嫔妹妹向来温婉贤淑,想必从未埋怨过皇上半分。”
“如今大公主即将出嫁,若能成就这段良缘,也算圆了欣嫔妹妹一桩心愿。”
“况且,近些时日并无蒙古部落前来求亲,不如就让淑和公主留在京城,择一佳婿成婚。”
“也好常伴皇上身侧,共享天伦之乐。”
雍正听闻此言后,轻轻地拍打着苏蓁蓁那宛如羊脂白玉般温润的纤纤细手。
“蓁蓁所言甚是有理,淑和乃是朕的长女。”
“身份尊贵无比,自然不能让她远嫁至蒙古去遭受那份苦楚。”
说罢,微微颔首,表示对此事的态度坚决。
接着,雍正又提及道,“倒是那张廷玉之子,现今已然被授予了翰林院编修一职。”
“假以时日,朕期望他能够接其张廷玉之班,成为我朝之中的股肱之臣。”
“然而,如果让他迎娶淑和,恐怕此后便再难有入朝掌权之机了。”
他的言语之间,流露出惋惜之意。
此时,苏蓁蓁不禁问道,“皇上,既然张大人之子不甚合适。”
“那么这满朝文武当中,可还有哪位大人的子嗣较为适宜呢?”
只见雍正眉头微皱,开始在殿内来回踱步,似是在苦思冥想。
过了片刻,方才缓缓开口,“容朕好生思索一番……”
稍作停顿之后,他像是突然记起了什么重要之事一般,猛地抬起头来,对着苏蓁蓁言道。
“蓁蓁啊,朕依稀记得弘昱的伴读,其中一位乃是马奇之子傅桦。”
“而另一位则是田文镜之子田牧绰,不知朕是否记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