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仪妃

太后缓缓地接过那张纸,目光在上面停留片刻之后,脸色逐渐变得凝重起来。

她仔细阅读着纸上所记录的内容,心中已然明白了皇帝此番前来找她的缘由。

这张纸上不仅详细记载了两位接生姥姥的口供,更是有着章弥临终之前所吐露出来的关键信息。

“皇额娘,章弥的诊断竟然出现如此大的失误,实乃不可饶恕之罪。”

“儿子已下令将其处死,以正视听。”雍正一脸严肃地向太后禀报着。

然而,太后听完之后却并未立刻表态,只是默默地坐在那里,陷入了沉思之中。

见到太后沉默不语,雍正紧接着说道,“想必皇额娘通过这些证据也能察觉到,今日这件事若细细推敲,背后显然是受到了皇后的指使。”

太后微微颔首,表示认同皇帝的看法,但同时她也提出了自己的疑虑,“不过,此事调查得似乎过于顺利了些,其中存在的破绽也是颇多。”

“儿臣也正是因此而心生疑窦,总觉得这一切都是有人蓄意安排,想要借此机会嫁祸于皇后。”

雍正皱起眉头,神情愈发凝重。

太后稍作思考,然后试探性地问道:“皇帝可是怀疑华妃与此事有关?”

只见雍正点了点头,太后顿时心领神会。

“皇帝如今想必正在为此,该如何处置华妃确实是个棘手的问题。”太后轻声说道。

雍正叹了口气,回应道,“的确如此,华妃犯下此等过错,朕自然不可能轻易放过她。”

“但眼下年羹尧仍在为朝廷尽心尽力,若是对华妃处罚过重,恐怕会引起年羹尧的不满,甚至可能影响到朝局的稳定。”说到这里,雍正不禁感到一阵烦恼涌上心头。

闻听此言,太后脸上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既然皇帝已有决断,那就依着皇帝的意思去办吧!哀家对此并无异议。”

说罢,太后转头看向窗外的皎洁月色,目光深邃而悠远。

她稍稍沉默片刻,然后语重心长地对雍正言道,“好了,哀家待会儿还要诵经礼佛,你呀,也是时候回去陪伴仪嫔了。”

雍正一听这话,急忙伸手示意太后稍安勿躁,并开口说道,“皇额娘请先别急,儿臣尚有一件要事需要向您禀报。”

“哦?究竟是何事?”

太后面露疑惑之色,一边说着,一边再次缓缓坐回到榻前。

只见雍正微微躬身行礼,“不知,皇额娘可曾仔细查阅过章弥的口供?”

太后眉头微皱,有些嗔怪地道,“皇帝,你若有事相告,不妨直言,何必如此拐弯抹角。”

于是,雍正深吸一口气,将苏蓁蓁在圆明园期间饮用牛乳茶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毫无保留地讲述给了太后知晓。

太后静静地听完雍正的叙述,手中捻动着佛珠的动作突然一顿,心中暗自思量起来。

“看这情形,想必是宜修那些个手段已经被皇帝察觉了……”

此时,雍正留意到太后脸色变得愈发凝重,连忙解释道,“皇额娘不必忧心,此事朕已然明了乃是皇后所为,但请您放心,朕并不会因此事而轻易废掉皇后之位。”

“朕所想表达的乃是此事应当就此打住,朕亦无意再深入追查下去。”

“不仅如此,朕还打算将今日所发生之事,连同其他相关事宜,一同归咎于华妃。”

“至于皇后嘛,就让其在景仁宫内好生静养一段时间吧!”

太后深知,一旦雍正已然下定决心,自己若再行阻拦恐也无济于事。

故而,她只得默默认可了雍正的旨意。

毕竟太后心里清楚得很,如今的雍正之所以仅仅只是将皇后禁足,那完全是看在了她的薄面上。

紧接着,太后连忙拣选一些雍正乐意听闻的话语,“仪嫔此番历经千辛万苦才得以顺利产下六阿哥,不知皇上可有想好如何对仪嫔予以抚慰?”

闻听此言,雍正微微颔首,表示认同,“仪嫔成功诞育皇嗣,按理自当晋升位份。”

“不过,朕除了给予她晋封之外,还会赐予她协助管理六宫之权。”

“此外,朕更要亲自为六阿哥取一个吉祥如意的名字。”

听到这里,太后稍作思忖后回应,“如此安排倒也算妥当,只不过如此一来,恐怕仪嫔手中的权力会有些过大。”

“皇帝不如在晋封一位稳妥之人,这样方可牵制一二。”

太后点头表示同意,但又吩咐了雍正几句。

“儿子知晓,皇额娘放心。”

这时,雍正将手里的茶盏放下,说道,“六阿哥如今的身子有些弱,朕想着不如借此机会。”

“大封一次六宫,也算是为六阿哥积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