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东聚义—同心》
政法涌潮聚贤堂,育良执盏唤龙翔
瑞气盈庭明法度,同心会中铸坚墙
铁索连环遮日月,金樽共举誓苍茫
他年若遂青云志,汉东江湖共称王
……
1990年9月1日,原本闷热的天空忽然变得阴云密布,暴雨前的空气粘稠得能拧出水珠。
汉东大学政法楼三层最东侧的临时院长办公室里…嗯…临时的。
因为现在新的政法学院大楼还在建设过程中。
办公室里,高育良正坐在办公椅上用鹿皮巾仔细擦拭着自己的金丝边眼镜。
“同伟,他们到了吗?”
一旁的得意大弟子祁同伟听闻老师询问,赶忙抬手看了一眼手上的电子表,随后平静回答道:“新生报到应该已经结束了,我这就去把他们找来。”
说罢,祁同伟微微躬身转身离开。
过了大概十分钟后,办公室的大门再一次被打开了,迎面走进来两个十八九岁的年轻小伙。
祁同伟笑道:“老师,人我带来了。”
随即又回头对两个小年轻说道:“我去给你们安排宿舍和被褥,你们先和老师聊。”
办公室门闭上的那一刻,二人看向一脸春风和煦笑容面对着自己的高育良,各自热情的打着招呼。
“高老师,这次我终于可以堂堂正正的称呼您为高老师了。”
“老师您好,好久不见。”
“高…高叔,嘿嘿…我来拜访您。”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汉东大学政法学院新生。
公安系的程度!
检察系的赵瑞龙!
“臭小子们,进来吧。”
随着高育良话说出口,二人对视一眼,并肩走到近前。
然而当赵瑞龙的AJ运动鞋刚踩上高育良办公桌前的乳白色色羊毛地毯时,立即被烫了似的缩回半步。
“呀,高老师,不好意思,我这…”
这个穿着奢侈品POLO衫的省委公子哥,此刻正盯着自己鞋尖沾染的泥渍发怔。
而一旁的程度却是泰然自若,一双老京城布鞋配合浑身简朴的地摊货,站的笔直立挺。
高育良欣慰笑道:“嗯,不错…瑞龙你进步很大嘛。”
“这还是之前那个公子哥嘛?”
“这不妥妥的你爸心尖尖上的乖儿子嘛。”
赵瑞龙挠头尴尬一笑道:“这不…以前不懂事嘛,您就别取笑我了高叔。”
“我…我已经痛改前非了。”
“那不老话说的…额…说的什么来着?”
一旁的程度笑着提醒道:“龙哥,你是想说…”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吧?”
赵瑞龙如梦初醒般大声点头道:“啊,对对对,就是这句。”
高育良噗呲一乐,随即看向程度。
“小度…不错啊,还是这么有精神。”
“恭喜你啊,这一届的汉东省文科状元,争气啊。”
“好了,孩子们,别站着了,都坐吧。”
高育良起身把二人拉到了办公室里的会客沙发上。
手中紫砂壶在鸡翅木茶盘上划出半弧,很快普洱的陈香混着檀香钻进鼻腔。
百无聊赖的程度偶然间无意识地一瞟,立刻注意到眼前高老师沏茶的左手尾戒闪过冷光,那道冷光瞬间紧紧吸引住了他。
仔细观察发现,那是枚造型奇特的银戒,戒面刻着同心圆与三角嵌套的徽记。
程度赶忙伸出手肘,轻轻磕了磕一旁把普洱茶当可乐牛饮的赵瑞龙。
赵瑞龙口中茶水还没咽下,咕噜着嘴巴发出口齿不清地声音道:“呜…度子,你…肘我干嘛?”
高育良也被二人的动静引来了目光。
“小度,怎么了?”
程度被这个猪队友一句话搞得瞬间无语,只好硬着头皮干笑着对着高育良询问道:“那个…嘿嘿…高老师。”
“冒昧问您一句,这个戒指…我感觉怪好看的。”
高育良闻言瞅了瞅自己左手小拇指上的银戒轻笑道:“这个啊?!”
“这个是汉大同心会的徽章。”
“你们听说过汉大同心会嘛?”
赵瑞龙率先开口道:“老爷子和我说过,是一个能立成标杆的当代大学生组织。”
程度闻言眼前一亮道:“老师,自然是听说过的。”
“我听祁大哥和阳阳姐提起过,他们也是汉大同心会的成员。”
“过去的一年中,汉大同心会是全汉东省大学生群体中发展最快,同时也是规模最大的一个。”
“励志于同学间互帮互助,多行好人好事,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