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焕彩展新颜
苏云澜深知,书院能否真正立足,师资力量至关重要。
她不敢有丝毫懈怠,连夜将那些有意向的学者名单重新整理,又仔细研究了他们的背景和专长,务求做到心中有数。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进房间,苏云澜便已精神抖擞地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她先是派人去拜访几位之前就表达过浓厚兴趣的学者,又亲自给几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写了亲笔信,言辞恳切,充满了对人才的渴求。
整个书院都笼罩在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中。
学生们认真读书,互相探讨,仿佛感受到了书院的新生。
工匠们也干劲十足,他们被苏云澜描绘的未来书院蓝图所感染,恨不得立刻就将图纸上的景象变成现实。
然而,世事难料。
午后,萧十八少爷急匆匆地跑来,脸上带着几分焦急:“嫂子,不好了!赵夫子他……他不来了!”
苏云澜手中的茶杯微微一晃,茶水洒出几滴,落在桌面上,晕开一圈淡淡的水渍。
她抬起头,语气平静地问道:“怎么回事?”
“赵夫子原本已经答应的好好的,可今天早上,隔壁镇上的老书院派人来游说,说他们那边条件更好,名气更大,赵夫子就……就反悔了!”萧十八少爷有些懊恼地说道, “他还带走了好几位原本有意向的先生,说那边更能发挥他们的才能。”
苏云澜沉默了。
赵夫子是位很有声望的学者,如果他能加入,对书院的声誉将会有很大的提升。
如今他临时变卦,无疑给书院的教师队伍建设蒙上了一层阴影。
她放下茶杯,走到窗边,望着远处郁郁葱葱的山峦,心中泛起一丝失落。
她明白,书院的复兴之路注定不会一帆风顺,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碍。
萧煜寒走到她身边,轻轻握住她的手,语气坚定地说道:“别担心,我会陪你一起想办法。”
苏云澜转头看向他,勉强挤出一个笑容,但眼中的忧虑却难以掩饰。
她知道,萧煜寒能给她支持和鼓励,但在学术方面,她终究还是要靠自己。
夜幕再次降临,书院的灯火依旧明亮,但气氛却有些低沉。
苏云澜坐在书房里,面前摆着那份被退回的聘书,久久无语。
“或许,我应该亲自去拜访一下这些学者……”苏云澜喃喃自语,
次日清晨,阳光透过薄雾,洒在书院新修的白墙灰瓦上,折射出淡淡的光晕。
苏云澜换上一身素雅的衣裙,带着萧十八少爷,踏上了拜访学者的路途。
第一站,便是赵夫子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