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言辞激烈地写道:“这些乞丐就是社会的蛀虫,利用大家的善良谋取私利,死有余辜!”
还有人附和道:“对,他们好吃懒做,把我们的爱心当成敛财工具,就不该对他们心软!”
这些评论充满了愤怒与厌恶,仿佛要将对乞丐群体的不满全部宣泄出来。
然而,这场风波并未就此平息。就在众人还沉浸在对投票结果的震惊与对网络舆论的担忧之中时,“审判者APP”又一次出现了一道选择题。
屏幕上清晰地显示着死者王大伟乞讨时做过的事,详细描述了他如何在多个景区纠缠游客,甚至不惜编造悲惨身世骗取钱财。
在这些内容下方,依旧是“该死”和“不该死”两道选择。
官婉儿等人紧紧盯着屏幕,只见那“该死”的数值如同被点燃的导火索,一路飙升。
每一秒都有大量的投票涌入,“该死”的比例迅速攀升。
这惊人的变化让大家的心情愈发沉重,一种无力感悄然涌上心头。
随着这两个死亡者成为网络焦点,越来越多关于他们的信息被网友们扒了出来。
第一位死亡者苏和森的老婆孩子所购买的房子和车的具体信息,包括房产地址、车辆型号等,都在网络上被曝光得清清楚楚。
而第二位死亡者王大伟被儿子开着豪车送来乞讨的消息,更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再次引发了公众的强烈愤慨。
网友们纷纷指责他们的行为,认为这是对社会善良的公然践踏,对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的不公平。
网络上的舆论愈发汹涌,仿佛形成了一股无法阻挡的洪流。
而官婉儿和她的团队深知,他们不仅要面对狡猾的凶手,还要应对这复杂的网络舆论环境。
这无疑给案件的侦破增加了巨大的难度,但他们心中的信念却愈发坚定,一定要揭开真相,让凶手受到应有的惩罚,还社会一个公道 。
官婉儿心中那股隐隐的不安如同一团不断翻滚的乌云,沉甸甸地压在心头。
她敏锐地察觉到,这个APP的幕后之人的行为逻辑有着令人毛骨悚然的诡异之处。
他总是在那些人死亡之后,才抛出选择题让公众做出选择,这看似是一种“审判”,实则更像是一种炫耀和挑衅。
官婉儿不禁设想,若是这个人在那些人没死之前,就利用公众的情绪和舆论,让网友做出选择,那将会是怎样一种可怕的局面?
这种设想让她脊背发凉,一种难以言喻的恐惧在心底蔓延开来。
然而,命运似乎总爱捉弄人,官婉儿最担心的事情终究还是成真了。
在城市某个偏僻角落的一间黑暗房间里,厚重的窗帘将所有的光线都阻挡在外,整个房间弥漫着一股压抑而阴森的气息。
一个男人正坐在电脑前,他的身影在昏暗的光线中显得格外模糊,只能看到一个大致的轮廓。
电脑屏幕散发着幽蓝的光,映照出他那隐藏在黑暗中的脸庞,隐隐约约能看到他的眼神中闪烁着一种疯狂而扭曲的光芒。
男人的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着,发出清脆的声响,在这寂静的房间里显得格外突兀。
随着他的动作,屏幕上缓缓出现了三个字:齐大山。
紧接着,他又继续输入内容,每一个字都像是从他心底最阴暗的角落挤出来的:“以乞讨为生,曾经强奸过一个流浪的弱智女人。甚至将这弱智女人囚禁,以伪装自己善良地帮助弱智女人而骗取一些好心人的钱财。”
这些文字如同锋利的刀刃,将人性的丑恶赤裸裸地展现在屏幕之上。
在这些触目惊心的内容下方,男人又设置了“该死”和“不该死”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