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故事贰

六子的一生 吸星月 2997 字 4天前

“老师,您说要是郭六生活在现在,她的命运会不一样吗?”一个年轻人好奇地问道。

老师笑了笑,眼中满是感慨:“那肯定不一样啊。现在是男女平等的时代,女人有自己的权利和自由,不用再被那些封建礼教压得喘不过气。要是郭六活在当下,她遇到困难,肯定会有很多办法解决,也不用牺牲自己的尊严和未来。”

又有人接着问:“那您说,像郭六这样的故事,在古代是不是经常发生?”

老师点了点头,神色有些凝重:“像这样的人间悲剧,在古代可不少见。封建制度和传统观念就像一张大网,把老百姓牢牢地困在里面。遇到天灾人祸,底层百姓总是最受苦的。那些当官的,很多只想着自己的利益,根本不管老百姓的死活。”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得热火朝天。不知不觉,太阳已经渐渐西斜,金色的余晖透过窗户洒在屋内,给这场充满思考的交流染上了一层温暖的色彩。

这场关于郭六的故事分享,就像一颗思想的种子,种在了每个人的心里。大家带着对过去的反思,对未来的期许,陆续离开了那座老房子。而我,在回家的路上,脑海里还不断浮现着郭六的身影,心中暗暗庆幸,自己生活在一个自由、平等的时代,也更加明白珍惜当下的重要性 。

小六接着翻开下一个故事。

前段时间回村,和年迈的老师唠嗑,听他讲了一段从史书里看来的前朝往事。

过了几天,老师喝了口茶,缓缓道来。故事发生在明公万历五年五月,宫里的大太监李全在东厂处理文件时,一份报告吸引了他的目光。报告上说,前些日子礼部有个叫赵平的主事死了。主事不过是个六品小官,本没什么稀奇,可怪就怪在赵平竟是上吊自杀的。

李全觉得这事不简单,就叫来一个贴心手下孙福,让他去仔细打听打听,自己则坐在太师椅上,悠闲地等着看后续发展。过了几天,孙福匆匆赶来,带回的消息让李全惊得差点把手中的茶盏打翻。原来,赵平居然是穷死的!而且朝廷上下都在传,是当朝首辅周宇“逼死”了赵平。

这背后的缘由是,周宇之前宣布了一项规定:以后官员的俸禄,不再发放白银和铜钱,全都用太仓库里的实物来抵。为啥周宇要这么做呢?当朝的税收政策实在太奇特了,从明公允许百姓用实物抵税开始,两百多年悠悠岁月,太仓库里堆满了破桌子烂板凳,还有各种奇奇怪怪的物件,简直跟个杂乱无章的大废品站似的。周宇这一举措,既能缓解部分财政赤字,又能盘活太仓库,按道理算得上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德政。

周宇本意也不想糊弄官员们,发放的是外国使团进贡的珍贵香料和稀有木材,这些可都是稀罕玩意儿,价值不低。再说,用这些东西折抵工资也不是头一回,前几年间就实行过。据《明宣宗实录》记载,宣德九年十一月丁丑,行在户部上奏,宣德八年京师文武官员的俸米折合成钞,请求发放珍贵香料、稀有木材,珍贵香料每斤折钞一百贯,稀有木材每斤折钞五十贯,南北二京的官员分别在南北京库领取,皇帝批准了。《明宪宗实录》也记载,成化七年十月丁丑,户部提议用一匹布折抵文武官员俸米二十石,以前两京文武官员的折色俸粮,上半年发钞,下半年发珍贵香料和稀有木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