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说来我军出兵只能取一个荒芜的代地?还要时时面临北境外族之攻击,国相,有些得不偿失啊!”一名大臣随即顺着燕王的话继续说道。
栗腹都无语了,咱燕国是个啥情况,即便是比代地要好,也好得很有限好吧,哪来的脸面嫌弃人家代地?拍马匹不是这么拍的啊兄弟!
但是看着燕王的脸色,显然对于代地这个地方,确实还真有点儿不愿意。栗腹无奈只得硬着头皮稍作解释。
“我王莫急,代地虽为荒芜之地,但其却对赵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赵国边骑精锐,所需之战马,皆处于此地也;而其余骑兵之战马十之八九亦出于此地也。若能取之,则能切断赵之精锐边骑来援,而赵无边骑之威,其势去半矣。”栗腹颇为认真地说道。
“哦?”燕王闻言为之一喜,说道:“若是吾等取之代地,定也要练出如赵军边骑一般的精锐之师。如此一来,我燕国与赵国之战力可颠倒矣。”
乐间闻言便是一抖——燕王这是已经陷入了狂妄的臆想症中了啊!
谁说有了养马地就有马了?即便有了马就有骑兵吗?甚至有了骑兵,就能练出如同赵边骑那般的精锐中的精锐吗?这都是什么想法啊!
栗腹闻听燕王此语,显然也有些意外,当然作为国相,他肯定不会去否定燕王的。
当即便将话题岔开,道:“禀我王,取之代地的好处,却不仅仅如此也。”
“国相,请续言之!”燕王立即吩咐道。
“是。”栗腹微微躬身,随即继续说道:“我王可还记得,如今赵国上将军赵括尚在何地?”
“代地也!”燕王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然也!”栗腹笑着说道:“若是我军以一股精锐之师,进驻阏与城中,截断邯郸郡与代地之联系,而断其粮草之供应,则孤悬于外正与胡人激战正酣的赵括所部将何去何从哉?”
“此陷我华夏之族于胡人之手,怕是......”燕王有些犹豫。
小主,
“我王,此言差矣!”栗腹赶紧解释道:“吾非是要将赵括所部陷于死地也,待截断粮道后,自可遣一使往赵括营中,痛陈利害。进则全军尽没于胡人之手,为华夏之罪;退则可为我燕国之臣,不是擎天之位也。以赵括之明,当能思之。
况赵王之待括者,何其薄也。立长平之天功,未能加官进爵,反而夺其食邑,施以杖刑,赵括心中岂能无怨乎?
不论从公从私,赵括都应会做出明智之选择。”
“如此一来,我燕国不仅得了赵国之地,更可的赵国擎天之臣,便是来年赵国倾国来攻,吾又有何惧哉!”燕王显然已经迷失在了栗腹所画的大饼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