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亲赴阏与为换命

即便是能够瞒过赵国的耳目成功抵达邯郸附近,转而行进至阏与进行设伏,也不意味着就一定能设伏成功,毕竟对手可是那赵括啊,擅长创造奇迹的赵括。

而即便设伏成功,绞杀了赵括,也将面临赵军的疯狂报复与围剿。阏与之地距离最近的河东郡,又何止数百里,尤其上党地区已尽入赵军手中,而上党地区的民众、军队,那对待赵括,简直是如同神灵一般,想要跨上党郡而归来,其难度不想可知。

可偏偏司马错就这么说了出来,显然看他的模样并不是在作秀,而这场小规模的讨论会里,司马错也根本无需作秀。

三人疑惑的是,真的需要如此吗?细细思之,恐怕还真需要一员大将坐镇,才有可能真的将赵括置于死地。无他,就凭所要绞杀的对象乃是赵括,就凭“赵括”这两个字,再谨慎小心都不过分。

于是,三人纠结了。六百秦军锐士已经够令三人心疼不已了,如今还要搭上一名老将。这买卖即便是挣也挣的很有限好吧。甚至有一瞬间秦王都有了想要放弃掉这个机会的想法。

但很快,秦王便从这一的想法中挣脱了出来。因为秦王知道,若是在战场上再度遇到赵括,秦国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只会更大,大到自己和秦国都承受不起的那种。

而一旦失去了如今的机会,再想要绞杀赵括,恐怕就再无可能了,因为如今赵括身边的防御力恐怕是最为薄弱的时机了。

首先是大军一南一北被分开,而因为赵王嫉贤妒能的缘故,赵括此行几乎是只身赴任,无疑是天降之机。

要知道即便是长平之战,赵括也是带着数万援军前去赴任的,虽然这几万援军大多只是刚刚放下锄头的青壮罢了,但蚁多咬死象,好歹数量摆在那里。别说自己以六百锐士前去突击,就算是全部的千人锐士全部撒出也未必能仅得了赵括的身。

其次,因为长平之战太过惨烈的缘故,赵括身先士卒的情况下,身边的亲兵也是损耗殆尽,本该有三千编制的亲兵队伍,如今只有区区五百人,可谓少矣。但这个数量,肯定会随着赵括的重入军营而增长,再想要将其亲兵减少到如此地步,恐怕只能再度发起一场大战。那损失......

因此,天时地利人和之下,若是秦国再不采取行动,那便是“天予不取”,势必要“反受其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