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后方(三)

演变战役 力量焊接 1383 字 18天前

从公元前4世纪的齐国人甘德着《天文星占》,魏国人石申着《天文》,后人合并为《甘石星经》,书中记录了800个恒星的名字,测定121颗恒星的方位,大致掌握了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运行规律开始。

到汉代,公元78年-139年,张衡着《浑仪注》,书中已明确表述,“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子中黄,孤居于天内。”认为大地是完整的球体,宇宙好比鸡蛋壳,地球是蛋黄,且认为宇宙是无限的。

同时期亦有自春秋战国时代一直到晋代不断发展的【宣夜说】,认为宇宙中有无边无际的气,而日月星辰则依托于气体在宇宙中漂浮运行,各自遵循着自己的轨道,有规律、有秩序的不停运转。

至唐朝年间,为了做历法,唐代天文学家僧一行还在唐玄宗领导下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大地测量活动,从约北纬51度左右的铁勒回纥部(今蒙古乌兰巴托西南),考察到约北纬18度的林邑(今越南中部)等十三处,算出了子午线。

“一!二!——”

然后,这是发生在此时的黑军占领区,在矿场和铸造厂之间的地方的事。

“一!二!——”

笨重厚实的长条形物体正被十几名黑军战士和乡民青壮竭力拖动,草木纵横的黄黑土地被拉出一道道沟壑。

从上空看,就像描绘风景画的画家不小心多画了几条横线。

这是黑军正在建设他们的工业体系:

工业不是造起一台台功能不同的机器,像搭积木一样把它们拼合起来就完了,祂需要足够高效有力的组织运调方式,来分配这个体系的资源和力量。

这也是为什么,后世作为“老大”帝国的晚清即使展开了学习西方科技成果的行动,它仍不可能与之抗衡———带清从“硬件配置”上就与工业不太兼容。

所以为了达成组建可以良性循环的体系的目的,无限军官陆大古的势力正在捡起他们的传统艺能:

木轨马拉列车。

“一!二!———”

人们奋力将削切齐整后包上铁皮的木轨拖行至指定位置,再用铁钎插进预先打好的孔洞,使之固定,每个指定位置都有小旗标志....说是旗,其实也就是些拴着麻布的小木杆,每个木杆旁边,四名工人为一组,轮番使劲用锤将钎砸进地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二!”

大进也在这些人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