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风起

演变战役 力量焊接 1502 字 19天前

“选好了。”“都定好了。”

村民们乐呵呵地回。

各家各户选出来的人随即到大古跟前报名,挨个摁手印。

待录好姓名,他提笔写道:

【绍兴二十五年,三月二十八日,竹泉村。】

再取印泥盖章。

章以金属制成,上刻:

【陆大古印。】

表明是他在此时此地亲手录的竹泉村农会初版花名册,后续出什么问题可以找他。

村民们尚未意识到祂的意义所在,仍继续说笑,他们满以为,左右不过凑个热闹罢了。

实际上,只要这把刀用得好,就能给宗族、地主势力以严厉的打击:

无论哪个朝代,绝大部分地主发家靠的都不是什么勤劳致富,在水热条件、土地肥力条件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如果不巧立名目,侵吞学田、祭田等公产,土地是不会凭空变出来的。

此外对那些作为“堤董”、“桥董”、“路董”,也就是负责堤坝、桥梁、道路管理的地主们而言,管理堤坝、桥梁、道路的维护款项,也是他们的发财之路,可以用来吃喝玩乐、挥霍浪费,等农民交不起赋税,它们又出来高利放贷,从而实现土地吞并。

另有各路地主做得慈善生意,它们常常打着修桥补路的幌子募捐,从豪绅、农民们每家每户筹些钱款,如此操作得当,能得不少贤名,因它们确能修出些许薄薄的土路,叫大家看见,实际,则有待商榷。

此类地主极具欺骗性,因它们混在那些传家三代以上、走完发家路、顺利洗白,确成为“善男信女”的地主群体当中。

“所以,让村民团结起来,对它们进行账目清算,就能搞垮相当部分的地主,接着,分配土地的事,最好等农会拉起来以后,他们在我们的督导下,自己来安排,但同时,我们必须牢牢地把握住底线。”

“我们以前,也有过很多起义,他们的失败,有一部分原因就要归结到我说的这些。”

等竹泉村的事处理的差不多,已至下午六七点。

去往黑军拿下的集镇的路上,陆大古牵着装载消灭金人猛安地主所得,可用于支持黑军作战活动的粮款的驴车,顺道给妻子大进,孙树青等警卫员,还有能听到他说话的战士们上课,他们都听得格外认真,大进想要帮到他,战士们出于服从和尊敬,他们都为着共同的理想努力学习着。

大古告诉他们:

“集体还是个人?”

“这是我们不能不特别注意的问题。”

“如果我们把田归到乡民个人手上,那么,我们就不能阻止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交易和买卖。”

“地主就会卷土重来。”

“我们的事业就会夭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