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调查摸底

铁路职工 王常明 5377 字 2天前

正值盛夏,火车站里仿佛一个巨大的蒸笼,涌动着如潮水般的人潮。热浪裹挟着嘈杂的人声,行李箱滚轮在地面摩擦发出的“咕噜”声,以及广播里反复播报车次的声音,交织成一曲热闹又略显混乱的市井乐章。

常明的身影在这熙熙攘攘中并不显眼,他穿着一件普通的黑色大衣,衣角在温热的微风中微微摆动,在这满是短袖短裤的人群里显得格格不入。他的额头沁出细密的汗珠,抬手随意地抹了一把,目光平静却又藏着几分复杂难辨的情绪。他的眼神时而空洞地望向远方,仿佛在这一瞬间,思绪已经飘向了那趟列车即将抵达的沈阳,飘向了充满未知的新生活;时而又目光低垂,眼神中闪过一丝挣扎,似乎还在与过往的种种纠葛拉扯,那些曾经辉煌或是灰暗的片段,如走马灯般在他脑海中不断闪过。

他拖着略显陈旧的行李箱,脚步不紧不慢,每一步都踏得坚实有力,轮子在地面上发出单调的声响,仿佛是他此刻内心的节奏。他一步步朝着那列即将开往沈阳的列车走去,每靠近一步,内心的轻松感便多一分。这一次,他终于可以堂堂正正地前往那座城市,不必再被过往沉重的身份和职责所束缚。曾经那些会议、应酬,那些为了维持地位而不得不做的周旋,那些压得他喘不过气的东西,此刻似乎都被他抛在了身后,随着他的脚步渐行渐远。

回首过去,此前的变故来得突然又猛烈。常明身上的一切职务在一夕之间被尽数取消,那一纸通知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将他原本看似稳固的生活炸得粉碎。所有与之相关的事情,无论大小,都被迅速纳入立案调查的范围。调查工作像是一张细密且坚韧的大网,以一种不疾不徐却又不容置疑的态势缓缓展开。调查人员们就像训练有素的猎犬,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存在问题的角落。他们查阅大量文件,走访众多相关人员,每一个细节,每一处关联,都在他们的严密审视之下,哪怕是一封多年前的邮件,一次看似平常的谈话,都可能成为关键线索。

在这段时间里,常明原本以为自己的生活会被彻底打乱,甚至做好了被各种限制的准备。他曾设想过自己被禁止离开住所,一举一动都被监视,生活陷入无尽的灰暗。然而,好在调查过程中并没有限制他的人身自由,这让他还能像个普通人一样,自由地穿梭在大街小巷,去超市购物,去公园散步。而更让他感到奇怪的是,在他的日常生活中,并没有察觉到那些异样的监视目光。他每天照常出门,乘坐公交地铁,去餐厅吃饭,周围的一切看起来都那么平常,人们行色匆匆,没有人对他投来过多的关注。

在哐当哐当的火车行驶声中,常明独自坐在狭小的车厢座位上,漫长的旅程让他感到浑身不适,可内心的纠结与煎熬更甚。他的目光呆滞地望着窗外飞速掠过的景色,脑海里却不断盘旋着俄罗斯黑商黑手党那些令人胆寒的身影。他实在难以相信,那些曾扬言要让他付出惨痛代价、手段狠辣的家伙,竟如此轻易地放弃了报复。

那报复的开端,迅猛得如同平地炸响的惊雷,毫无征兆。威胁的信件、莫名被砸坏的车窗、跟踪他的可疑车辆,每一样都让他胆战心惊,仿佛置身于无尽的黑暗之中,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被吞噬。可谁能想到,这一切结束得比开始还要迅速。那些令人恐惧的迹象,就像夏日的骤雨,来得快去得也快,转眼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好似从未发生过一般。这让常明满心都是无法言说的困惑,他的内心就像有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他不停地在心里琢磨,难不成这只是暴风雨前的短暂宁静?黑手党那些狡猾又心狠手辣的家伙,会不会正躲在某个阴暗的角落里,谋划着更加致命的后手?只是自己现在还浑然不知,就像一只待宰的羔羊,还在天真地以为危险已经远去。这种未知的恐惧,如同一只无形却强有力的手,紧紧揪住他的心,让他片刻都无法放松。每一次列车的停靠,每一个陌生的眼神看向他,他都忍不住心跳加速,神经紧绷,生怕下一秒危险就会再次降临。

历经漫长的旅途,火车终于缓缓驶入沈阳站。常明拖着略显疲惫的身躯走下列车,瞬间就被这座城市扑面而来的热闹气息所包围。街道上车水马龙,人们脸上洋溢着轻松愉悦的笑容,街头巷尾弥漫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他深吸一口气,试图将那些缠绕在心头的恐惧与不安暂时抛却,想起自己来之前的打算,心中涌起一丝期待——一定要去夜市逛逛,亲身感受这座城市独特的风土人情,品尝那些地道的特色美食,让自己沉浸在这平凡而又美好的生活里。

怀着这样的期待,常明一路打听,辗转来到了当地颇有名气的大夜市。还未踏入夜市,远远地就能听到那热闹嘈杂的声音,仿佛是一首充满活力的交响曲。走进夜市,那热闹非凡的景象更是让他目不暇接。嘈杂的人声、此起彼伏的吆喝声,还有各种食物的香气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氛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放眼望去,这里和他印象中的师大夜市十分相似,各种小吃摊位密密麻麻地排列着,鳞次栉比。每一个摊位前都挂着色彩鲜艳的招牌,上面写满了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名称。琳琅满目的美食让人眼花缭乱,烤串摊位上,鲜嫩的肉块在炭火上滋滋冒油,火苗不时蹿起,将肉串烤得金黄酥脆,香气四溢,引得周围的食客纷纷驻足;烤冷面摊前,摊主手法娴熟地将冷面摊在铁板上,打个鸡蛋,放上香肠、蔬菜,再熟练地翻搅着面皮,撒上特制的酱料,不一会儿,一份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烤冷面就出锅了;还有那热气腾腾的馄饨摊,一个个小巧玲珑的馄饨在翻滚的汤锅里上下起伏,摊主迅速地将煮好的馄饨捞进碗里,再浇上鲜美的汤汁,撒上一把翠绿的葱花和香菜,一碗碗刚出锅的馄饨冒着诱人的热气,光是看着就让人食欲大增。

常明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漫步在这热闹的夜市中,感受着这浓浓的烟火气,心情也渐渐放松下来。可还没等他好好享受这片刻的宁静与美好,一股刺鼻的臭味便毫无征兆地钻进了他的鼻腔。他下意识地皱了皱眉头,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顺着臭味的方向看去,只见一个大大的垃圾桶就突兀地摆放在夜市的正中间。

这个时节正值盛夏,天气炎热,垃圾桶里堆积如山的垃圾在高温的无情烘烤下,开始迅速发酵,散发出令人作呕的气味。那股臭味仿佛有生命一般,四处弥漫,充斥着夜市的每一个角落。周围的食客们反应各异,有的捂着鼻子,脚步匆匆地快速走过,仿佛多停留一秒都会被这臭味熏倒;有的皱着眉头,一脸嫌弃地看着垃圾桶,嘴里还小声嘟囔着抱怨的话语;还有的小朋友被这臭味熏得直哭,拉着家长的手吵着要离开。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那些摊主们似乎早已对这股臭味习以为常。他们依旧热情洋溢地招呼着顾客,脸上堆满了笑容,手中的动作也丝毫没有受到影响。烤串的摊主继续熟练地翻转着肉串,烤冷面的摊主依旧专注地制作着美食,仿佛这刺鼻的臭味根本不存在。常明站在原地,静静地看着眼前这热闹与异味并存的场景,心中五味杂陈。他原本对夜市充满了美好的期待,想象着在这里尽情享受美食,感受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可眼前的这一幕却让他的心情变得复杂起来。他既被这热闹的烟火气所吸引,又对这突兀的臭味感到无奈和困惑。在这热闹与异味的交织中,他站在那里,久久没有挪动脚步,思绪也变得愈发纷乱 。

常明在夜市里,被那混杂着食物香气与垃圾桶刺鼻臭味的空气包裹着,嘈杂的人声和喧闹的吆喝声在耳边不停盘旋。他的内心如同被一团乱麻紧紧缠绕,那些关于俄罗斯黑商黑手党的恐惧与疑虑,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始终在心头挥之不去。可在这烟火人间的热闹氛围里,他最终还是决定暂时抛开这些纷扰的思绪,将注意力聚焦于来沈阳的初衷——品尝当地特色美食,试图在这平凡的生活乐趣中寻得一丝慰藉。

他的目光在一个个摊位间缓慢游移,像是在寻找着什么珍贵的宝藏。就在这时,一个卖鸡架的小摊成功吸引了他的注意。摊主是一位热情洋溢的大叔,脸上总是挂着质朴的笑容,他一边大声地招呼着过往行人,一边熟练地用夹子翻动着铁盘里的鸡架。随着鸡架在铁盘上的翻转,那浓郁醇厚的香味瞬间弥漫开来,如同一只无形的手,一下就勾住了常明的脚步。

常明不由自主地凑上前去,只见铁盘里的鸡架被烤得恰到好处,外皮呈现出诱人的金黄色,酥脆得仿佛轻轻一咬就能发出“咔嚓”的声响,表面泛着一层亮晶晶的油光,在灯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诱人。上面均匀地撒满了孜然和辣椒面,星星点点的调料不仅增添了色泽,更让人仿佛已经能预想到那独特的味道。光是看着这鸡架,常明的口水就已经在嘴里开始打转,他毫不犹豫地掏出钱包买了一份。

拿到鸡架后,常明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牙齿首先触碰到的是那酥脆的外皮,紧接着,鲜嫩多汁的鸡肉在口中散开,丰富的汁水瞬间在味蕾间爆开,带来满满的幸福感。孜然和辣椒面的味道调配得恰到好处,既刺激了味蕾,又完美地衬托出鸡肉本身的鲜美,各种味道相互交融,在口腔中奏响了一曲美妙的味觉交响乐。常明不禁发出一声由衷的赞叹:“这味道,真地道!”他一边细细咀嚼着,一边漫步在夜市中,尽情享受着这片刻的美味与宁静。

吃完鸡架,常明的嘴里还残留着那令人回味无穷的香味,但他仍觉得意犹未尽。这时,他突然想起之前听闻的西塔老太太烤肉,据说那是一家极具特色、深受当地人喜爱的烤肉店。这个念头一起,常明便决定去那里一探究竟,探寻更多的美食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