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紫鹃捧着斗篷,心急火燎地追到水边。
只见素白衣角掠过水面,惊起几只白鹭。
水面泛起一圈圈涟漪,像是黛玉破碎的心。
次日,小厮从水里打捞起浸湿的诗稿,墨迹晕染处,依稀可辨那两句:“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
宝钗在黛玉死后发现金锁内层刻着"莫失莫忘",与通灵宝玉的篆文形成镜像对照。
得知黛玉死讯的宝玉悲痛欲绝,愤恨之下,毅然决然选择出家为僧。
宝钗虽与宝玉成了婚,却终是守着空房,在这大家族的兴衰中,独自品味着命运的苦涩。
宝钗在宝玉离去后,独自支撑着贾府的一些事务。
她虽聪慧,却也难以阻挡贾府衰败的大势。
家族中的纷争不断,那些曾经阿谀奉承的人,如今都对贾府冷眼相看。
宝钗心中虽有哀怨,但她坚强地面对这一切。
有一日,宝钗在整理旧物时,发现了一本宝玉曾经看过的《会真记》。
那书中的纸张已经泛黄,可上面的字迹仿佛还带着昔日的温度。
她想起了宝玉和黛玉共读此书的情景,心中泛起一阵涟漪。
她深知自己从未真正得到过宝玉的心,而如今宝玉的离去,也让她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新的思考。
她开始关注家族中的年轻一代,试图将自己的学识和经验传授给他们,希望他们能够重振贾府。
然而,年轻一代却有着自己的想法,他们对宝钗的教导有些抵触,认为她过于守旧。
宝钗在这其中,感到无比的孤独和无奈。
与此同时,贾府外的世界也在发生着变化。
新的思潮开始涌动,社会的变革之风逐渐吹起。
一些进步人士对封建礼教,和大家族的腐朽制度,提出了批判。
宝钗听闻这些消息,心中既震惊又迷茫。
她在这新旧交替的时代里,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
在一个雨夜,宝钗独自坐在窗前,听着淅淅沥沥的雨声。
她想起了黛玉的才情,想起了宝玉的纯真,也想起了自己曾经的梦想。
她突然意识到,自己一直以来都活在家族,和封建礼教的束缚下,从未真正为自己活过。
她决定离开贾府,去寻找自己的生活。
她收拾了简单的行囊,在一个清晨悄悄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