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岱和宋氏二人相对而坐,脸上挂着笑,看上去便是慈孝母女。
宋氏向来知道从何处开口,她先说了对周家老太太逝去的歉疚,又说着乔恒的近状,乔岱果然听得认真仔细。
宋氏呵呵笑着,“侯爷近日也总说是沾了恒儿的光,恒儿也争气,拜了那东林书院的宋程宋大儒为师,如今人在菱州侍奉他师父呢,也不知何时能回来。”
她初听闻也惊讶了许久,她虽是妇道人家,却也知道宋大儒的名头,乃是天下读书人尊崇的存在,当今圣上在他面前也是谦恭毕敬的。
而就是这样的人物,居然收了乔恒做徒弟,真不知这姐弟俩儿是走了什么样的好运道!
当初乔宣进士及第,官袍加身,乔鸢嫁入东宫,成为淑妃,宋氏对自己的这一双儿女已是再满意不过,旁人提起来也只有羡慕她的份。
却没想到如今这对庶姐弟竟也不差多少,旁人的羡慕嫉妒依旧是算在她宋氏头上,可她心里却颇有些不是滋味。
提及乔恒,乔岱眉眼多了几分柔情,眼中溢满欣慰:“恒儿一直十分懂事,不过还要多亏了父亲和母亲的教导。”
进了屋里,屋中只留了惜竹在旁边侍候着,都是知根知底的人,宋氏也没了在外边时的假模假样,整个人冷淡了许多。
宋氏挑了挑眉,应承下乔岱的这句话,“娘娘知道便好,您知我们侯府虽看起来风光,却都只是仰仗着先帝题的那块牌匾罢了,将它撇了去,诺大的侯府也不过是空壳而已。”
“如今家里百来张口都要吃饭,长此以往,再怎么精打细算也是不够的,这般情况能将恒儿供出头来,不仅是为恒儿的未来着想,也是为侯府的脸面着想。”
“不过一年便升到嫔位,可见娘娘是个有福气的。”宋氏直言道。
“可娘娘如今虽贵为姝嫔,但宫中身份贵重的娘娘比比皆是,娘娘如今风头太盛,指不定招惹上哪位娘娘,别看陛下如今宠你,男人向来是喜新厌旧的,指不定哪天转头就去宠别人了。”
乔岱嘴角的弧度不变,整个人看上去乖巧柔顺,一副谨听教诲的温顺模样,见宋氏意有所指,便顺着她的话头接下:
“那母亲觉得女儿该如何是好?”
宋氏满意她这还算恭敬的态度,眉头舒缓,找回了些在侯府做主母的气势。
宋氏深深地看了乔岱一眼,答非所问道:“臣妇听说如今宫中已有三位主子娘娘怀了身孕?”
她话中有话,让乔岱眉眼一沉,淡定道:“不错。”
宋氏道:“娘娘别看她们位低,有了皇嗣终究是不一样的,即使位分低,陛下还是要念着她们皇子公主生母的情分。但以娘娘如今的身份地位,若也能为陛下生下个一儿半女,这福报可是了不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