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大结局

人面雕换上了大红的袄子,嘴里衔着装满了吉祥钱的篮子,夹着翅膀,紧跟在臭屁的梅花金钱豹身后,将淮阳王和淮阳王妃紧紧地围在一处。

“天作之合,天作之合。”

不管是皇上,还是云大儒,仰或是远处围得水泄不通的百姓都这么说。

他们看着新郎是如何慎之重之地迎娶了新娘。

新娘明艳如桃李,但又让人不敢亲近,一身的尊贵之气,和谪仙淮阳王站在一处,就像是下凡的九天玄女。

如此般配,如此登对。

素来冷如冰霜的淮阳王眉目之间的幸福和喜悦,刺痛了许多人的心。

东平王叹息道:“小十三真是有福气。”

“你们也很有福气,”荣大前来请他们去后院与皇上相会:“今日是淮阳王大喜的日子,皇上高兴。”

元平和元妱等在里面。

元平的身子结实了很多,一扫病容,白净的面上有了些许红晕。

元妱则温柔了许多。

几个弟弟大为震撼,见过礼后便哭着膝行到元平面前,“大哥,是弟弟们受了奸人挑唆,以为小十三是个有私心歹念的,这才犯下了大错,求哥哥念在都是兄弟的份上,给弟弟们留条性命。”

河间王都是有孙子的人了,哭起来眼泪就像是不要钱似的。

东平王委屈地对着元妱,“大姐,您好端端地坐在这里,生了外甥也不让弟弟瞧瞧,我还是不是您疼爱的弟弟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就连清河国太子都去抱了叔叔的大腿大声号叫。

只有谢旭跪在那里默不作声。

元平最终还是没有要他们的命,但诸侯国内的矿产都交为国有,封地也削减了很多,日后封地由朝廷选拔官吏管理。

甚至,元平还对清河王说:“六合寺有名高僧,能够宣扬正宗的佛法,你回去后可要好好推崇他。”

谢旭听了就是一惊。

清河国太子保了命下来,已经没那么害怕了,忙问:“皇叔说的可是那了然大和尚?他突然消失不见,莫非是皇叔的人?”

元平冷笑道:“你这个脑子,登上皇位只怕也会成为王商的傀儡,你难道不知道了然大和尚就是清远方丈么?他已经死的不能再死了。朕说的这位高僧双眼被林家的毒妾剜了去,因缘巧合流落在六合寺,被六合寺的主持拾了,亲自教导,他心智坚韧,于困顿时了悟佛法,最终落了僧籍,法号明净。清远那个贼秃毒害主持,想借助信仰之力动摇我大兴江山,没料到主持早已经传位于明净和尚,算计全都落空。”

清河国太子簌簌发抖。

谢旭却安了心。

元平却又说:“清远这个秃驴便是死遁已久的王商,他和谢家嫡支合谋叛乱……”

剩下的话,谢旭已经听不清了,他已存了死志,恭敬地俯下身子,颤抖着说:“谢旭原名元旭,是谢家三房养大,请求皇上准我自尽,饶谢家无罪。”

他本以为王商死了,自己的身世死无对证,实际上皇上却什么都清楚。

也是,不然怎么王商筹谋了这么多年,最终还是败了呢?

清河国太子好半天才回过味来,“原来我竟然是个替人打江山的。”

他所有的盘算,从一开始就是可笑的,无论是谁最后赢得了这场战争,得利的人都不会是他,枉他还以为自己检了个大便宜。

谢旭回到居所,沐浴更衣之后,自刎堂前。

谢家主支被流放到塞北,参与诸侯王叛乱的旁支也被斩杀,谢三爷和谢三夫人自请出族后服毒自尽,谢家家主一夜就白了头。

他们出发时,梅花已经开了。

路过道边郭亭,王丰携家人等在那里一同送行,王志看着谢灵素憔悴的面容,心也沉了下去,他最终还是想法子讨了个封赏,娶了谢灵素为妻。

皇上和淮阳王都不会允许世家继续势大下去,王志娶了败落的世家女为妻,也是件好事。

谢灵素和王志成亲之后,琴瑟和鸣,也是一段佳话。

自从元平病好之后,淮阳王又撂了挑子,只顾着缠着自己的小王妃,不上朝,不管事,也不去封地,毕竟小王妃的父母兄长都在长安城。

元平虽然病好了,但也依旧不想生子,宫中的妃子们都是老人了,自然要和他长久相伴,元平招来范充依,问:“你年纪轻轻,和朕在一处只怕守不长久,虽然如今寡妇都能再嫁,但朕去后,只怕没人敢再娶你,你若是有意,不如早早离开皇宫,换个贵重的身份再好嫁人。”

范家早已跌出了《世家录》,他们在纷乱种扮演的角色并不光彩,元平虽没怎么惩罚他们,可也让他们的日子很不好过。这些日子,范家又想尽办法搭上了范充依,指望她能够给皇上吹吹枕头风。

范充依哭着问:“难道皇上的心中没有臣妾了吗?”

元平叹道:“朕的心中之前是有你的,只是如今……”

范充依的眼泪打湿了前襟。

“莫非皇上的病好了,就瞧不上八娘了,要和别的女人生太子?”

原本还有些怜惜的元平,冷硬地道:“你到现在还看不清楚形势,留你在朕的身边,只会祸害了你和大兴的江山。”

“八娘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