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国长公主高龄生子,失血过多,不治身亡。
大宛国小王子痛失所爱,神志不清,坚称长公主没有死,将棺材扣在卧房之中,不准发丧,谁来劝说都不管用。
敬武公主递了几次帖子要来祭拜长姐,都被拒了。
有一次,敬武公主带着侍卫硬闯,被打了出去,只能盈盈含泪,在长公主府门前大哭一场,全了姐妹情谊。
淮阳王深受打击,不能上朝。
群臣们有些慌乱。
可祸不单行,皇上又出事了。
皇上在行宫知晓敬国长公主的恶讯,当即吐血昏迷,太医令说只怕时日无多,要准备后事。
海东青才传出去讯息,当夜,行宫就燃起了一场大火。
火熄之后,皇上不知所踪。
林先和中郎将等人四处搜查,毫无音讯。
噩耗传来,朝野上下全都慌了手脚。
丞相说:“国不可一日无君,按皇上的口谕,淮阳王当登基。”
淮阳王被接二连三的噩耗打击,心神大乱,痛哭数日,不肯登基,坚称皇兄未死。
以谢家为首的朝臣们上书,说:“淮阳王在代掌朝政期间,行为放诞,封官授职随心所欲,偏宠林家女,失了分寸,忘了祖宗规矩,没有作天子的资格,当从皇上的其他兄弟子侄中推举新的天子。”
幕府和王家为首的官吏则攻击谢家:“谢家野心之大路人皆知,因着和诸侯国联姻,想要借此独大,其心可诛。皇上临行前当众留下口谕,当传位于淮阳王。”
其他的官员们则争论皇上究竟还在不在人世。
谢家家主的书房。
谢大爷跪坐在案几旁,窗外是一眼望不到边的莲池,碧叶连天,他将侄子的信递给坐在对面的谢三爷,笑着说:“七郎传讯,说王商打算擒住淮阳王妃,以做要挟。皇帝的身子早已掏空,绝对活不了了。”
谢三爷神情莫名。
七郎知道自个的身世之后,便再也没有和他来信,想来是不满自己的隐瞒。
谢三爷问:“大哥,这样做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