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臣子上寿完毕,元明接着起身闻了闻袖子里的香包,这才勉强压制住了不耐。
若不是小王妃的香包,他真不知如何忍耐下去。
这么多人,这么繁琐的仪式,还要说这么多话……虽然,他知道要怎么做能让人信服,但他很没耐心去做。
但想到皇兄和小王妃。
他就有了一定要做好的想法。
随着众人起身,角落里的乐师们开始奏乐,九宾彻乐曲响了起来。
臣子们都松了口气,接下来将是历年大朝会都会有的百伶献艺节目。
淮阳王将代替皇上为臣子们赐下酒食,众人一边宴饮一边观看节目,吃完之后就可以回去主持自家的祭拜仪式了。
正月里,还有三场祭祀,但他们相信淮阳王应当会和腊日祭祀一般表现完美。
丞相小声对身后的长丞说:“今日我朝威仪尽在淮阳王,王爷表现得很是得体,剩下的就按照幕府说得做罢。”
长丞也点头。
身为大兴的臣子,他们也很担心淮阳王在大朝会上失仪,让前来觐见的诸侯国来使们看轻大兴。
小黄门拉长着声音说,“接下来将开展辨经会,请各位大臣和才俊在朝堂上畅所欲言,辨经胜者将获得嘉奖。”
有些已经知道消息的人,脸上难掩激动之色,他们等着这个暂露头角的机会等了许久了。
小黄门们在大殿之中摆开席子,摆上小几,让二千石以上的官员和宗室们旁观辨经。
淮阳王开恩,赐下茶和点心。
许多没有吃饭就赶来朝拜的臣子们:“……”
他们本以为会有酒肉可吃,从早上饿到现在。
武将们尤其发愁,他们本来食量就大,没有宴席不说,还要听那些文人讲经,待会儿不会昏睡过去吧。
大殿的中庭空了出出来,留作才俊们辩论使用。没有被禁足在家中的四个御史,走来走去巡视检查,看是否有人仪态不雅,穿戴是否合规。
往年有些官员会因为这些小的错失,被罚俸禄,甚至有人丢掉了官职。
大殿的气氛莫名变得有些紧张。
谢大爷和王丰也在殿内,今日入殿来的也有王谢两家被荐举上来的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