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

如今已经能够确认,这便是源于古越的阵法了。

因为古越人的始祖是大禹的子孙。

大禹治水十三年,让人们安居乐业,深得各个部落的敬爱,没有人能够超越他,因此舜正式把天子之位禅让给了大禹。

大禹就成了夏朝开国之君,天子之位没有禅让出去,他的儿子启继承了帝位。

这样的改变引来了有些部落的不满。

而且,启有五个儿子,每一个都想继承帝位,另有一些不愿意诚服的大部落借机生事。

夏朝很是动『乱』了一阵子。

第六代的国君少康是遗腹子,父亲被杀,被逃回母族的母亲抚养长大,历经艰难险阻,重新夺回了帝位,中兴夏朝。

少康将自己的庶子无余封到了越地,专门祀奉祖先大禹的墓。

后来,这里就变成了越国。

据说无余的后代得到了大禹的传承,因此,古越人擅长水『性』。

而且,因为少康发明了酒,无余是少康的儿子,自然也是擅长喝酒的。

世人只知道古越人水『性』好,且善饮,并不知道,古越人从大禹的传承之中得到的远不止这些。

当初大禹治水所依靠的并不完全是人力。

传说中大禹的身世稀奇,他的父亲治水用“堵”之法,治水九年,还是没有办法,因此被杀。

死后尸体三年都不腐烂,后来被人用刀剖开腹部,生出了大禹。

大禹治水用的是和父亲相反的法子:疏导。

在历经艰难险阻之后,将四处泛滥的水梳理成了长江和黄河,让洪水流到大海里去,人民因此安居乐业。

实际上不论是堵还是疏导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

当时部落繁多,大小不一,时不时还有矛盾和战争,那里能够团结起来,给予大禹治水巨大的人力物力作支撑呢?

就算是大兴的国君下旨,以举国之力治水十三年,只怕百姓就要不满造反了。

很难想象当初的大禹父子是如何扛起了这样的重任。

治水无功便是死。

大禹如果依靠人力,必然会陷入一个必死之局。

实际上,大禹治水成功依靠的力量是兽力。

到现在,民间还有着大禹借助黑熊疏通河道,黄河里的鲤鱼每年都要跳龙门的传说。

时日久了,人们只当是传说。